[发明专利]异常信息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灰度环境异常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1279.1 | 申请日: | 2022-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白佳乐;任政;郭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博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信息 检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灰度 环境 | ||
1.一种异常信息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训练样本,其中,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训练数据和与所述训练数据相对应的样本标签,所述训练数据包括第一历史检测偏离度,所述第一历史偏离度基于待检测系统分别在灰度环境中运行的第一历史检测数据和在正式环境中运行的第二历史检测数据生成,所述样本标签包括第二历史偏离度,所述训练数据的时序标记早于所述样本标签;
获取N个初始模型,其中,N个所述初始模型各自的网络结构不同,N≥2;
利用所述训练数据分别训练N个所述初始模型中的每个初始模型,得到训练后的N个预测模型,其中,每个预测模型与N个所述初始模型中的一个初始模型相对应;
根据所述样本标签,确定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
根据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构建异常信息检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样本标签,确定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包括:
将所述训练数据分别输入至N个所述预测模型,得到每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输出的预测结果;
利用所述样本标签分别处理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输出的预测结果,确定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根据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构建异常信息检测模型包括:
根据N个所述预测模型各自的预测精度,确定每个所述预测模型相对应的检测权重;
根据N个所述预测模型和每个所述预测模型相对应的检测权重,构建所述异常信息检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
所述初始模型包括基于时间序列算法构建的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时间序列算法构建的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数平滑模型、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Prophet模型、自回归模型、移动平均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历史检测数据或所述第二历史检测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待检测系统的响应时长、所述待检测系统的系统容量、所述待检测系统的运行错误频次、所述待检测系统的请求频次。
7.一种灰度环境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偏离度,所述检测偏离度基于待检测系统分别在灰度环境中运行的第一检测数据和在正式环境中运行的第二检测数据生成;
将所述检测偏离度输入至异常信息检测模型,输出异常信息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异常信息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待检测系统的运行异常情况,所述异常信息检测模型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常信息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信息检测结果,和/或根据待检测系统在灰度环境中运行产生的第一报警信息与目标报警信息库中的目标报警信息的第一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运行异常情况,其中,所述目标报警信息库基于所述待检测系统在正式环境中运行产生的第二报警信息构建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系统在所述正式环境中运行产生的第二报警信息;
将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与所述目标报警信息库中的每个目标报警信息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报警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匹配结果;
在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报警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匹配结果均表征不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作为新的目标报警信息,添加至所述目标报警信息库中,得到更新后的目标报警信息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12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