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0194.1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勇;张向峰;韦雪;刘伟伟;史树彬;马清彪;尹相文;刘军;王昊;朱妍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08 | 分类号: | C09K8/508;C09K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仲伯煊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Osubgt;2/subgt;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降解剂。一种COsubgt;2/subgt;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由树脂基料、固化剂、促进剂、改性剂和密度调节剂组成。一种COsubgt;2/subgt;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配方量的树脂基料,然后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固化剂,搅拌,然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促进剂、改性剂和密度调节剂,然后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即得到COsubgt;2/subgt;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上述暂堵剂作为COsubgt;2/subgt;注入井免压井作业化学暂堵剂的应用。一种降解剂,用于上述的COsubgt;2/subgt;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降解剂由乙酸乙酯、二丙二醇单甲醚、十二烷基苯复配而成,其中:乙酸乙酯、二丙二醇单甲醚、十二烷基苯复配的摩尔比为(50~80):(10~30):(5~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降解剂。
背景技术
CO2混相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及动用率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补充地层能量达到混相压力阶段,由于管柱腐蚀、井口损坏等因素影响,需要进行注气井修井作业。由于CO2气源不足,泄压作业会造成CO2过度损耗,同时泄压作业时间长,过量CO2排放还会造成中毒等,因此需要实现高风险的不压井作业。
国外关于不压井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仅限于常温作业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不压井作业技术最成熟的是加拿大和美国,油气井不压井作业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不压井工作量每年达5000井次以上,但是目前国外还未见高温不压井设备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报道。
目前国内的常温不压井作业技术已成熟,但高温不压井作业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国内只有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在2005年针对辽河油田独特的稠油蒸汽驱注汽井制造出第一套高温不压井设备,但是设备仍存在一些缺点:作业效率较低、强制起下液缸行程小等。尤其是在作业过程中,设备的运输和安装非常复杂,施工准备时间长,适用范围窄,对高温作业的适应情况还有待改善。国内在低压气井修井作业中应用过冻胶型堵水剂作为暂堵,其他类型堵剂未见报道。
目前,对于高压注气井二次作业,各油田普遍采用“井口泄压-压井-作业”的方法,还没有注气井化学暂堵免压井作业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CO2驱过程中注入井作业频次高,常规不压井作业泄压时间长、环保压力大,带压作业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降解剂。本发明公开的CO2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主要由树脂基料(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官能团环氧树脂(AG-70、AG-80等))、固化剂(甲基纳迪克酸酐(MAN))、促进剂(2-乙基-4-甲基咪唑(EMI-2,4))、改性剂(3,3-二氨基二苯亚砜(DDS)、弹性纤维、碳纤维等)、密度调节剂(聚酰亚胺(PEI))等混合而成的交联树脂体系。
技术方案:一种CO2驱免压井化学暂堵剂,由树脂基料、固化剂、促进剂、改性剂和密度调节剂组成,其中:
树脂基料、固化剂、促进剂、改性剂、密度调节剂的摩尔比为(65~95):(1~5):(0.01~1):(1~10):(1~20)。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基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为AG-70、AG-80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甲基纳迪克酸酐。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剂为3,3-二氨基二苯亚砜、弹性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