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8535.1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帅;侯晓英;王栋;郭峰;邓冬梅;徐刚;于鹏;张忠厚;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窄搭接焊机 焊接 带钢 焊缝 质量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剪切带钢,将剪切后的第一卷带钢的尾部和剪切后的第二卷带钢的头部搭接,进行焊接,对搭接处使用通电后的铜焊轮进行碾压,得到高强度的焊缝,再用碾压轮平整焊缝,使带钢能够连续生产,其中焊接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为10~24KA、焊接速度为8~15m/min、焊轮压力为14~25KN、搭接量参数为0.5~1.8mm,搭接补偿量参数为0.3~1.5mm;设置焊缝检测优化系统的参数,上增厚参数设置为‑0.8mm~0.8mm,上高度差参数设置为‑0.95mm~0.95mm,上搭接位置参数设置为‑2~2mm,焊缝温度设置为500~1300℃;通过焊缝检测优化系统进行检测焊接是否合格,若符合上述设置的参数,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退火产线是将带钢焊接起来实现不间断生产的产线,是现代钢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工艺技术手段。窄搭接焊机属于电阻焊接领域,利用电阻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将焊件熔化并使之结合的焊接方法。对于焊接来料板形不佳、以及合金含量高,碳当量高,焊接后淬硬性强的钢,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高,其焊接性较差,容易在大张力、高温环境下的发生沿焊缝断带事故,一般钢厂普遍采用杯凸实验来验证焊缝质量强度,焊缝检测系统对于焊缝不饱满或者焊肉凸起缺陷有着很好的辨认度,但对于气孔、残余应力等缺陷无法清晰地辨认。同时,目前产线带头、带尾经过直头机后板型均向下扣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在焊接前间隙检测正常,但是当焊接轮压下碾压过去后,容易造成入口出口带钢相互堆在一起,因曲线只能反应焊接前的情况,这就是曲线显示正常但实际焊接板型不好的原因。
现有的专利号为CN202011576063.3的一种通过焊缝质量检测系统参数设置判定焊接质量的方法,其针对的为激光焊机,且参数设置为(焊缝余高,焊缝咬边,熔透率),与窄搭接焊机设置的参数(上增厚、上高度差、上搭接位置、焊缝温度)完全不同。
专利号为CN201721088761.2的一种激光焊机焊缝质量在线采集装置,从其实施例可以看出,仅介绍了在线采集装置,未提及相关检测参数设置范围,不能提供判断焊接质量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剪切带钢,将剪切后的第一卷带钢的尾部和剪切后的第二卷带钢的头部搭接,进行焊接,对搭接处使用通电后的铜焊轮进行碾压,得到高强度的焊缝,再用碾压轮平整焊缝,使带钢能够连续生产,其中焊接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为10~24KA、焊接速度为8~15m/min、焊轮压力为14~25KN、搭接量参数为0.5~1.8mm,搭接补偿量参数为0.3~1.5mm;
2)设置焊缝检测优化系统的参数,上增厚参数设置为-0.8mm~0.8mm,上高度差参数设置为-0.95mm~0.95mm,上搭接位置参数设置为-2~2mm,焊缝温度设置为500~1300℃;
3)通过焊缝检测优化系统进行检测焊接是否合格,若符合上述设置的参数,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取与设置焊缝质量检测参数,避免了传统人工实验验证的弊端,节省了时间,准确判定焊接质量,避免了因焊缝质量检测错误,造成的焊缝在产线运行过程中折断的风险;2)焊缝检测系统参数适用于多种类型钢种与带钢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窄搭接焊机焊接带钢焊缝质量判定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8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换电检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线同步的口罩压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