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6570.X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伟;沈苑;林宝军;陈智超;曹昕;崔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B64G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卫星 公用 平台 推进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包括:2个化学推进燃料贮箱,分别放置于平台舱的容置空间的+X+Y象限和‑X‑Y象限;2个化学推进气瓶,分别与2个化学推进燃料贮箱位于同一区域;2个化学推进氧化剂贮箱,分别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X‑Y象限和‑X+Y象限;2组化学推力器,一组包括1套变轨化学推力器与2套姿控化学推力器,于+X侧与‑X侧的底板舱外侧表面分别布置;2个电推进贮箱,布局于所述容置空间的X轴线上,且相对于Y轴对称布局;电推进气路组件,安装于底板舱内侧的中心位置;2套电推力器,并排布置组成一组,于+Y侧与‑Y侧的底板舱外侧表面分别布置一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卫星同时具备化学推进和电推进功能将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卫星的可靠性和适应多类型任务的灵活性,是高可靠、长寿命卫星的核心技术之一。
国内外高轨通信卫星平台中超过50%均采用了混合推进系统,即同时配置了化学推进和电推进,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2100平台、波音公司BSS-702MP/HP平台、泰雷兹的AlphaBus平台、中国东方红公司的DFH-4/DFH-5平台等,混合推进系统代表了国内外高轨通信卫星平台的主要推进技术路线。而上述国内外卫星平台均为大型高轨卫星平台,拥有宽裕的布局空间和承载裕度,而较之具备较大经济优势的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其混合推进舱的组成与布局面临着如何在空间紧凑的条件下设计以保证低成本、低质心和传力特性高效的难题。
因此,在技术和经济的双重驱动下,开展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混合推进舱的组成与布局研究,为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解决了柔性化配置、高性价比与高可靠性兼顾的难题,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以解决如何在空间紧凑的条件下设计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混合推进舱布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包括:
2个化学推进燃料贮箱,分别放置于平台舱的容置空间的+X+Y象限和-X-Y象限;
2个化学推进气瓶,分别与2个化学推进燃料贮箱位于同一区域;
2个化学推进氧化剂贮箱,分别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X-Y象限和-X+Y象限;
2组化学推力器,一组包括1套变轨化学推力器与2套姿控化学推力器,于+X侧与-X侧的底板舱外侧表面分别布置;
2个电推进贮箱,布局于所述容置空间的X轴线上,且相对于Y轴对称布局;
电推进气路组件,安装于底板舱内侧的中心位置;
2套电推力器,并排布置组成一组,于+Y侧与-Y侧的底板舱外侧表面分别布置一组。
可选的,在所述的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中,还包括:
平台舱主承力结构,被配置为提供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平台舱主承力结构包括星箭连接环;
其中2个化学推进燃料贮箱、2个化学推进氧化剂贮箱和2个电推进贮箱直接落载于所述星箭连接环上;以及
电推进气路组件和2个化学推进气瓶的载荷通过所述平台舱主承力结构传递至所述星箭连接环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推进系统中,所述平台舱主承力结构还包括主承力桁架组件、+X侧板、-X侧板、+Y侧板、-Y侧板及底板,其中:
所述+X侧板、所述-X侧板、所述+Y侧板、所述-Y侧板及所述底板组成所述容置空间;
所述主承力桁架组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将所述容置空间分为多个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6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