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无电泵启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420.5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二仙;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电荔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5/32 | 分类号: | F22D5/32;F22D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志明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 机组 无电泵 启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无电泵启动方法,所述火力发电机组包括:除氧器、供水系统、给水平台、锅炉和自动控制系统;启动方法包括:根据锅炉内的压力和蒸发量先启动第一汽动给水泵组,并逐步进行提速;根据发电机组的负荷状态启动第二汽动给水泵组,根据给水旁路的供水状态和发电机组的负荷状态进行并泵操作。本发明的启动方法不使用电泵,大幅节约启动所需的电力;且现有技术需要两次并泵操作,第一次为汽动给水泵组并入系统电泵所在的给水系统;当负荷进一步升高,第二台汽泵运行后仍然需要再并一次泵。直接使用汽泵进行启动,可以省略汽泵并电泵这个步骤,不但提高了系统稳定性,还减少了一次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无电泵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给水系统设置一般采用为2台50%汽动给水泵+一台30%电动给水泵配置。正常运行中采用两台汽动给水泵运行,采用调节小汽轮机转速的方式调整给水流量,以满足运行需要;将电动给水泵投入联锁备用。在机组启动过程,由于初始启动负荷很低,给水需求量低;通常采用电动给水泵向锅炉送水,电泵的调整性能优异、响应快速、驼峰曲线性能稳定,所以绝大多数电厂在机组启动过程中都使用电泵。
但是电泵启动有两个显著缺点,其一为:发电机组启动时间长,所需功率高,消耗大量的电力;其二为:电动给水泵容量小,机组启动过程中给水需求较小,所以在给水平台处设置一给水主路及给水旁路,给水旁路约只有30%B-MCR通流流量。机组正常运行时,给水主路全开,给水旁路关闭,给水流量采用给水泵组转速调整;机组启动过程中,机组负荷在30%B-MCR以下时,采用旁路电动门全开,主路关闭,调整旁路调整门开度及电泵转速。由于电动给水泵最大出力只有30%B-MCR给水流量,在给水流量即将达到30%B-MCR时,为满足运行需求,必须将至少要将一台汽动给水泵组并入给水系统,然后才能逐渐退出电泵;在并列过程中,不但操作繁复,给水流量对系统会冲击较大,严重威胁汽包水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电泵组进行火力发电机组启动的方法,避免启动过程中逐步退出电泵转换为汽泵的繁复操作以及对汽包水位的影响;同时降低发电机组启动所需的电力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无电泵启动方法,所述火力发电机组包括:除氧器、供水系统、给水平台、锅炉和自动控制系统;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供水系统将除氧器的水通过给水平台输送到锅炉中;所述供水系统设置有第一汽泵组和第二汽泵组,所述第一汽泵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一前置泵、第一汽动给水泵组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汽泵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阀门、第二前置泵、第二汽动给水泵组和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除氧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和给水平台连接,所述第三阀门和除氧器连接,所述第四阀门和给水平台连接;所述给水平台包括给水主路和给水旁路,所述给水主路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给水旁路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给水旁路调整门前电动门、给水旁路调整门和给水旁路调整门后电动门;所述锅炉内设置有汽包;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用于当第一汽动给水泵组和第二汽动给水泵组到达稳定运行状态后根据预设的控制命令控制第一汽动给水泵组和第二汽动给水泵组的运行;所述给水旁路调整门用于调节给水旁路的给水流量;
锅炉点火后,判断汽包压力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汽包压力达到第一阈值则提高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转速到第一转速;
根据锅炉的压力和蒸发量变化逐步提高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转速;将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转速调整到第二转速,并通过给水旁路调整门调节汽包的水位以使给水旁路调整门前后的压差为第一压力差;
调整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转速从第二转速到达第三转速,监测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出口压力,并根据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出口压力与汽包水位调整给水旁路调整门的给水流量;
主机并列后,保持第一汽动给水泵组的转速大于第三转速并将第一汽动给水泵组接入自动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电荔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电荔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自动铸焊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双通道无叶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