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4324.0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民;隋信栋;顾华锋;张华;隋荣涛;徐志远;陶志民;于宏;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C22C1/06;C22C1/02;C22C21/02;C22C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李至冰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循环 成型 汽车 生产 方法 | ||
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后的高成型6系汽车板废料加入废料处理系统内进行熔化,熔化完成后取样检测化学成分;步骤二:使用元素去除剂,将合金中高元素至少降低至工艺要求上限;步骤三:将铝液按60~90%的装炉比例转入到熔炼炉,熔炼炉按6系高成型汽车板的合金成分进行合金配比;步骤四:将合金液转到保温炉内进行精炼;步骤五:在线除渣、除气、过滤处理,铸造大扁锭;步骤六:大扁锭八面铣;步骤七:大扁锭均匀化;步骤八:热轧至3~10mm,然后冷轧至1.5~2.5mm;步骤九:固溶处理,空冷至室温得成品。本发明将回收后的废汽车板能够有效的进行绿色循环保级使用,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加行业汽车板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等问题的出现,汽车制造业对汽车车身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汽车安全的前提下,铝板在汽车上的应用,降低了车身重量,减少汽车的排放。国内汽车板铝加工企业,还没有进行汽车板废铝回收再循环使用,而汽车主机厂将使用后的废铝进行打包低价出售到一般的废铝回收企业,将原有的汽车板合金降级使用到压铸件,没有真正有效的将汽车板使用后的废铝进行再回收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回收后的高成型6系汽车板废料加入废料处理系统内进行熔化,熔炼温度在690~765℃,熔化完成后取样检测化学成分;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的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使用元素去除剂,将合金中高元素降低至工艺要求上限;
步骤三:将废料处理系统熔化后的铝液按60~90%的装炉比例转入到熔炼炉,熔炼炉按6系高成型汽车板的合金成分进行合金配比,熔炼温度为690~765℃;
步骤四:将步骤四熔炼完成后的合金液转到保温炉内进行精炼,精炼温度为700~760℃,精炼时间为20~90min;
步骤五:在线除渣、除气、过滤处理,铸造大扁锭,铸造温度685~715℃,铸造速度45~55mm/min;
步骤六:大扁锭八面铣,大面铣面量10~25mm,小面铣面量3~15mm;
步骤七:大扁锭均匀化,均匀化温度520~585℃,保温时间3~20h;
步骤八:加热炉加热到510℃时开炉轧制,热轧终轧温度300~360℃,最终厚度3~10mm,然后冷轧至1.5~2.5mm;
步骤九:在520~550℃温度下固溶处理10~55s,空冷至室温得成品。
如上所述的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各元素含量限定为:Si,0~1.20%;Fe,0~0.35%;Cu,0~0.13%;Mn,0~0.30%;Mg,0~0.65%;Cr,0~0.05%;Zn,0~0.05%;Ti,0~0.05%。
如上所述的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所述的元素清除剂包括:
如上所述的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元素清除剂使用顺序为先添加高熔点元素清除剂,再添加低熔点元素清除剂。
如上所述的一种绿色循环保级6系高成型汽车板生产方法,所述的步骤二中废料处理系统每添加一次废铝都需要添加一次元素清除剂,元素清除剂的添加量根据本批次废铝的各元素的检测含量情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4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