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POS终端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23648.2 | 申请日: | 202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5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谷伟;谷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清童子(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20 | 分类号: | G06Q20/20;G06Q20/40;G06Q2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赵浩淼 |
| 地址: | 10009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pos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POS终端设备,包括硬件外设及应用程序;所述硬件外设包括刷卡打印设备;所述应用程序安装运行在终端机上;所述刷卡打印设备内置有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与终端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用于与所述应用程序交换数据;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条码模块、生物支付模块、刷卡模块及账本模块。本发明通过应用程序加刷卡打印外设的分体式设计,能够实现更方便快捷的收单,集现金交易记录、条码识别付款、刷卡操作为一体,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具有低功耗、长待机的优势,有益于销售门店、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广大客户群体,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收款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POS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条码支付业务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条码支付业务包括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二维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条码支付基于账户体系,用户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结合静态密码、电子签名、指纹等以要4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具有成本低廉,部署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2018年之后,得以迅速在各种商业支付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普及从程度远远超过智能POS.
新零售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线上是指云平台,线下是指销售门店或生产商。新零售的本质是基于创新技术来降低零售业的经营成本,增加效率。
零售业的业务形态多样,不同行业需求差异化较大。现存市场上的收银系统、智能POS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多样。现实中,对于某一特约商户而言,其门店摆放的通常有好几台POS机:智能POS机、非智能POS,还有不同银行的收款二维码,分别满足用户的付款支付(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中的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APP扫商户的收款二维码)、收款支付(用户出示付款码)、直接刷实物卡(包括用户的银行储蓄卡或者信用卡)支付。
线下支付场景下中,一方面,条码支付不能实现用户直接刷卡支付,刷卡支付需要借助智能POS。而且,条码支付服务由不同的服务商提供,不同收款工具操作使用方法不一样,商户使用、熟悉起来需要占用相当的时间精力;商户使用多种收单方式,不同条码支付工具的数据彼此独立,无法合并同一报表,商户需要自行手动合并-增加了商户核对账本、清点资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现有的智能POS机虽然功能多样,但使用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一般比较昂贵、商户需要购买(或者缴纳押金租赁)、机具维护成本较高,无法如同条码支付产品一样普及。传统的智能POS作为新零售业务的一线经营收单工具(生产工具),被业界给与众望,它理应是新零售的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但是,由于以上诸多现实问题,不仅不能提高商户的收单效率、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商户的经营成本,导致商户采用智能POS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中国现有的移动支付技术和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同时国内的5G应用技术业走在世界前沿,新零售模式对销售门店经营效率的更高要求,意味着更加先进实用、成本低廉、简洁高效的数据智能化移动支付工具呼之欲出、有待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POS终端设备:
一种智能POS终端设备,包括硬件外设及应用程序;
所述硬件外设包括刷卡打印设备;所述应用程序安装运行在终端机上;
所述刷卡打印设备内置有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与终端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用于与所述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条码模块、生物支付模块、刷卡模块及账本模块;
所述条码模块可调用运行终端机的摄像头,以实现条码扫描,进行收款;所述条码模块可调用终端机的显示屏,用于展示付款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清童子(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未经上清童子(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3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