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2050.1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蔡燕;杨丽;周宇;曹艳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罗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9/00 | 分类号: | D06M19/00 |
代理公司: | 南通苏专博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4 | 代理人: | 邓小颖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臭 抗菌 填充 羽绒 纤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羽绒纤维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羽绒纤维预处理;茶多酚处理液的制备;茶多酚处理液处理羽绒纤维;抗菌处理;竹纤维混合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应用茶多酚处理液对羽绒纤维进行直接改性,增加茶多酚与羽绒纤维的结合能力,由此生产出具有良好抗霉菌性能的改性羽绒纤维,添加了柠檬酸作为交联剂,进一步提高羽绒纤维的抗菌性能,又另采用了竹纤维和抗菌分进一步的提升了羽绒的抗菌率,同时对混合纤维进行的预处理过程,进行羽绒纤维表面脱脂的同时,也去除了羽绒原生的臭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绒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纤维是一种天然动物蛋白质纤维,其轻质膨松,透气透湿,保暖效果极佳,常被用于羽绒服饰及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羽绒原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才能作为填充料使用,羽绒毛料要经过清洗、除脂、除臭、消毒、烘干等程序,如果前处理过程处置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羽绒的使用效果。
由于羽绒属于动物质类产品,其本身具有易燃、易虫蛀、易滋生微生物、产品附加值低、养护及洗涤要求高等缺点,如果能对羽绒应用一些处理手段,扬长避短,将会极大的拓宽羽绒制品的使用范围。目前报道的对羽绒进行除臭、抗菌等处理方法,大多直接将羽绒与处理剂混合进行简单的表面处理,这样处理后产品的效果维持时间短,随着洗涤过程性能会逐渐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羽绒纤维预处理,取混合羽绒纤维放入清水中,浴比1:100-200,加入表面活性剂,加热浸泡2-24h,浸泡过程不断搅拌,然后采用清水洗涤2-3次,去除羽绒纤维表面的杂质,另取竹纤维5-10份,清水浸泡;
步骤S2:茶多酚处理液的制备,将茶多酚、柠檬酸、次磷酸钠、氨基酸和去离子水混合,配成茶多酚处理液,备用;
步骤S3:将步骤S1预处理之后的混合羽绒纤维烘干,放入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浴比为1:100-200,然后加入丙烯腈和步骤S2制备的茶多酚处理液,充分搅拌,加热到40~90℃进行浸泡0.5-5小时,捞出后水洗3-5次,烘干;
步骤S4:取5-10份抗菌粉,与胶和水按照1:1:16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将S3中的混合纤维放置在混合液中,浸泡30min,保持不排水的情况下,搅拌上述形成的混合物,并于35℃~60℃条件下烘干,后转移混合物至室温条件下,晾晒3h以上;
步骤S5,将S1中的竹纤维取出,自然条件下风干,再在蒸汽环境中蒸30min,取出后室温下风干,将S4中的混合纤维与竹纤维混合,得到最终产物。
优选的:所述S1的混合羽绒纤维为质量百分比为天然羽绒纤维60份和改性人造纤维15份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S1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且表面活性剂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30-70,加热温度为50-60℃。
优选的:所述S2的茶多酚、柠檬酸、次磷酸钠、氨基酸和去离子水按照3-5:3-5:4-5:1-2:20的质量比混合。
优选的:所述S3的丙烯腈、茶多酚处理液和羽绒纤维的质量比为2-3:10:50-70。
一种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所述除臭抗菌填充羽绒纤维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天然羽绒纤维60-75份、改性人造纤维10-20份,竹纤维5-15份,抗菌粉5-15份。
优选的:所述抗菌粉采用陶瓷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罗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罗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2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