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嘧啶并吡咯类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0028.3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隽;唐锋;刘力锋;周峰;蒋蕾;唐任宏;任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519;A61P35/00;A61P37/06;A61P29/00;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 吡咯 化合物 | ||
本申请提供了式(I)所示的嘧啶并吡咯类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JAK3和/或BTK抑制剂的用途。
本发明要求2021年02月07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110177239.6,发明名称为“嘧啶并吡咯类化合物”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在先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发明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嘧啶并吡咯类化合物或药学可接受的盐,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预防或者治疗激酶相关性疾病如Janus激酶(JAK,特别是JAK3)和/或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相关性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对自身细胞或组织的攻击,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RA)、炎症性肠炎(IB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BTK和JAK3是针对自身免疫病的两个重要靶点。
BTK是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一员,其结构上包括了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SH1结构域。BTK在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通路的活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调控着B细胞的发育和活化,对B细胞的增殖、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抗体的分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argeting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 B cellmalignancies.Nat Rev Cancer.2014 Apr;14(4):219-32),因此BTK成为治疗B细胞异常活化相关疾病的重要靶点之一,包括自身免疫病和B细胞淋巴瘤。Ibrutinib、Acalabrutinib和Zanubrutinib是已经获批的三个BTK抑制剂,主要治疗B细胞淋巴瘤,在部分病人中有明显疗效,但是临床上也观察到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突变。2017年ibrutinib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其它的BTK抑制剂目前正在临床上积极探索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包括RA、SLE和多发性硬化症(MS)。
JAK3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家族的一员。JAK激酶家族有4个成员:JAK-1、JAK-2、JAK-3和TY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是JAK3的下游底物,JAK3活化STAT使其成为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内,对特定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行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对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JAK inhibition as a therapeuticstrategy for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Nat Rev Drug Discov.2017December 28;17(1):78;The JAK-STAT Pathway:Impact on Human Disease andTherapeutic Intervention.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Vol.66:311-328),因此JAK3成为自身免疫病及恶性肿瘤的靶点之一。Tofacitinib是FDA批准的JAK3抑制剂,其在RA和IBD上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严重的感染、肝损伤等,这被认为与Tofacitinib对JAK1/2选择性不足有关(JAK inhibi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for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Nat Rev Drug Discov.2017 December 28;17(1):78;JAK-inhibitors.New players in the field of immune-mediated diseases,beyond rheumatoid arthritis.Rheumatology(Oxford).2019 Feb 1;58(Suppl 1):i43-i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0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