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9875.8 | 申请日: | 202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浩燕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28;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安佳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束口式锁固型 滑坡 演化 失稳 机理 模拟 试验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属于地灾试验设备领域,该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支撑防护机构、荷载施加机构和坡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防护机构包括底座、反力墙和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下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荷载施加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液压缸、应力计和推力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坡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平板和第一坡度板,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本申请可以降低试验工作量,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灾试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斜坡的失稳主要受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地质构造、降雨、地震、风化侵蚀等因素影响,束口型滑坡是由于特殊地形而形成的一种在前缘处变窄的勺型滑坡,对于束口型滑坡的研究中,将前缘束口处看作是一种锁固段,此类滑坡称为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其为豫西地区常见的锁固型滑坡类型之一,对束口式锁固型滑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应力响应特征及变形特征,总结其演化失稳过程,进一步揭示束口式锁固型滑坡的演化失稳机理,对于预防和治理相关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进行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多通过人工预先使用砂浆、砌块等砌筑成一定的坡形,以模拟基岩,采用砂土模拟滑体,锁固段多采用水、石膏和砂等搅拌、预制成板状物,设置在砌筑坡形末端进行模拟,此种试验方式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都较大,且难以清除并进行新的试验,不仅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也严重影响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的进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所述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可以预先设置相近的坡形坡度,极大地减少砌筑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试验效率。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支撑防护机构、荷载施加机构和坡度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防护机构包括底座、反力墙和透明防护罩,所述反力墙下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一端上侧,所述透明防护罩下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荷载施加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液压缸、应力计和推力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反力墙上侧中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贴合于所述反力墙内侧,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反力墙一侧,所述应力计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所述推力板设置在所述应力计末端,所述坡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平板和第一坡度板,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平板下侧,所述第一坡度板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平板远离所述反力墙一侧,所述第一坡度板另一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反力墙外侧设置有把手。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反力墙上侧中部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垫板上侧,所述第一丝杠上端转动贯穿于所述垫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上端。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下侧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下侧四角处。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侧中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液压缸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平板上侧开设有若干条第一防滑纹,若干条所述第一防滑纹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浩燕,未经黄浩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