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9473.8 | 申请日: | 202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荣;李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讯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线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其包括主体和检测芯片,所述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还包括夹持下料机构,所述夹持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块、夹持块和推动组件,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夹持块滑移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固定块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夹持块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线,是连接硬盘与主板必需的组件。
目前,现有的数据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主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检测芯片,主体上开设有与检测芯片对应的放置孔。在检测数据线的时候,将数据线穿过放置孔与检测芯片连接,检测数据线能够正常传输信号。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检测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将每一个检测完成的数据线从主体上拿下来,每一个数据线都需要从主体上拿下来就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导致检测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线检测设备,包括主体和检测芯片,所述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还包括夹持下料机构,所述夹持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块、夹持块和推动组件,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夹持块滑移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固定块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夹持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数据线的时候,将数据线放置在固定块和夹持块之间的放置空间内,且数据线与检测芯片连通;数据线不合格的时候,人工将数据线从放置空间内拿出;当数据线合格的时候,启动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带动夹持块运动,夹持块将数据线推出放置空间;因此设置的夹持下料机构能够减少人工操作,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推动块,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推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推动块运动,推动块就会带动夹持块运动;设置的推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移动块,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检测芯片、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推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数据线位于放置空间内对数据线进行检测的时候,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移动块运动到主体内,移动块带动夹持下料机构运动到主体内。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晃动机构,所述晃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摆动块、限定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摆动块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转轴,所述限定组件包括两个限定块,两个所述限定块均设置在所述摆动块上,两个所述限定块之间形成限定槽;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数据线位于放置空间内且与检测芯片连通后,先启动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运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三转轴运动,第三转轴带动摆动块运动,使数据线能够位于两个限定块之间的限定槽内;然后再继续启动第一调节组件,使被检测的数据线能够上下晃动;启动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三转轴带动摆动块左右晃动,使被检测的数据线左右晃动;设置的晃动机构能够带动被检测的数据线晃动,从而提高检测进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讯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未经田讯电子(烟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