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9164.0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恒山;刘伟;徐子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1/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超声 探伤 系统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G01N21,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及应用。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包括收集端、超声探伤端、超声数据处理端、驱动端、偏移返回端和控制端。通过探伤前处理,不仅实现了轨道的洁净,避免了其污染探测探头,而且也避免一些细菌污染物、扬尘粉末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另外还有助于提高超声波探伤时对轨道表面的裂纹检出率。通过偏移返回端与超声探伤端的配合,使技术人员标记复核缺陷,进一步避免了裂纹的漏检。偏移返回端自动扶正方向,使行驶方向不发生较大偏移,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端实现了对所有数据的汇总分析,便于系统升级优化。整个系统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探伤的响应速度,及时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01N21,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轨道作为车辆移动的载体,使用频率高,具有承载系数大的特点。此外由于其需要反复遭到振动和摩擦,极易发生疲劳裂纹、焊接缺陷以及形变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轨道的断裂,给道轨上行驶的机车带来安全隐患。轨道的连接是通过单项轨道焊接使之成为整体,因此焊接接头的内部相对更易产生缺陷。只有通过定时对轨道进行检测及维护,方可保障运行安全。
专利号CN107843650B提供了一种双轨式轨道超声波探伤与图像监控综合系统及其方法,利用超声波和图像监控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实现双轨的同时检测与监控,并且探伤数据与图像监控的数据获得同步播放。专利号CN112712740A提供了一种轨道超声波探伤仿真方法及装置,利用三维仿真技术,电脑模拟作业环境,以文本等形式直观的表现工作原理,通过提高人员理解力提高探伤工作效率。
虽然超声波检测对内部缺陷的检出率高,但对轨道表面的裂纹检出率低,极易发生漏检,因此亟需进行改进以降低漏检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超声探伤系统,所述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包括收集端、超声探伤端、超声数据处理端、驱动端、偏移返回端和控制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端,用于收集轨道信息,并将轨道信息上传至超声数据处理端。
所述轨道信息包括轨道名称、轨道长度、轨道焊接点个数、轨道建成时间、轨道开始通车时间、轨道行驶列车最高时速、最近一次轨道维修时间和最近一次轨道检测时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探伤端,用于对轨道进行探伤前处理和探伤检测。
所述探伤前处理,包括轨道灰尘清扫和轨道消毒。
通过探伤前处理,不仅实现了轨道的洁净,避免了其污染探测探头,而且也避免一些细菌污染物、扬尘粉末对作业人员的伤害。此外,申请人还意外地发现,通过探伤前处理有助于提高超声波探伤时对轨道表面的裂纹检出率。这可能是由于,探伤前处理减少了超声波在传输过程中的阻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微粒和检测机器摩擦产生的静电对探伤精度的影响,提升响应速度。
所述超声探伤端还包括摄像组。摄像组用于拍摄轨道缺陷图像。所述轨道缺陷包括裂纹、磨损和形变。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数据处理端,用于对收集超声探伤端进行探伤检测后,得到的探伤信息的采集以及收集端的轨道信息的储存。
所述探伤信息包括轨道缺陷的位置、发现轨道缺陷的检测时刻、轨道缺陷个数。
优选的,轨道缺陷的位置为轨道缺陷距离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开始工作时的时间或轨道缺陷距离轨道超声探伤系统开始工作时的的行驶里程。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端,用于为轨道超声探伤系统提供驱动动力,使其能够稳定持续作业。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端包括智能化控制组。在探伤检测过程中,若行驶方向偏移轨道方向左或右0.2-2.5%时,能够自动扶正方向,使行驶方向不发生较大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