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8020.3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2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将;孙淑婷;黄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时间 确定 方法 bms 电池 电能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时间确定方法、BMS及电池、电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池的充电温度;在所述充电温度超出第一设定范围的情况下,估算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第一时长;估算若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后,将所述电池充电至目标SOC的第二时长;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开始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之确定将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目标SOC的时间。本申请为电池确定的充电时间更准确,方便用户及时准确了解电池充电状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电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时长成为了众多电动汽车车主在日常用车时的主要关心要素之一;通过软件算法准确预知本次充电过程还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以为电动汽车车主合理安排自己的用车时间和工作生活时间提供准确的时间依据。而目前的电池充电时长主要依赖于剩余容量及充电桩输出电流值,通过其商值确定充电时长。这种计算方式过于理想化,且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状态随温度等在改变,这导致充电时长的确定方式不准确,这给用户特别是车主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时间确定方法、BMS及电池、电能设备,能够准确确定电池状态下的充电时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电池的充电温度;
在所述充电温度超出第一设定范围的情况下,估算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第一时长;
估算若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后,将所述电池充电至目标SOC的第二时长;
根据所述电池的充电开始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之确定将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目标SOC的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的充电环境的充电温度来确定电池可能的充电方式,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电池的充电电流中的一部分首先对充电温度进行调节,当调节至设定温度范围内时,再按常规的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当前充电温度的检测,同样根据温度检测结果对电池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方式进行调整,为电池确定的电池充电时间更准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估算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第一时长,包括:
根据充电温度和待调整目标温度,以及温升速率计算所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待调整目标温度为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中的值,所述充电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中的最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充电温度和待调整目标温度来确定第一时长,即将电池充电温度从当前温度调整至第一设定范围内的时长,作为第一时长,由于此时的充电电流有一部分分流用于对电池充电温度进行调节,因此充电桩的输出电流并非是全部的电池充电电流。因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方式确定第一时长将更准确。本示例针对的是充电温度低于第一设定范围的情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估算将所述电池的充电温度调整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的第一时长,包括:
根据充电温度和待调整目标温度,以及温降速率计算所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待调整目标温度为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中的值,所述充电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中的最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充电温度和待调整目标温度来确定第一时长,即将电池充电温度从当前温度调整至第一设定范围内的时长,作为第一时长,由于此时的充电电流有一部分分流用于对电池充电温度进行调节,因此充电桩的输出电流并非是全部的电池充电电流。因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方式确定第一时长将更准确。本示例针对的是充电温度高于第一设定范围的情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估算将所述电池充电至目标SOC的第二时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8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