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焊缝缺陷用X射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760.5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于佳;韩树河;陈镇江;牛旭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B08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东旭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焊缝 缺陷 射线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焊缝缺陷用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防护座、移动轮、气吹机构、检测区、X射线仪,所述防护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箱的上下方,所述移动轮设置在下方防护座的底端,检测区设置在检测箱的箱面上,所述X射线仪设置在检测箱的内部,气吹机构安装在检测箱的内部并延伸至防护座的外部,气吹机构包括内置气泵、安装座、风箱槽、导向槽,所述X射线仪设置有升降杆、转向座、旋转座,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安插在旋转座的表面,转向座套接在升降杆上,X射线仪设置在转向座的一侧。有益效果:具备灵活检测与方便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焊缝检测机构,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检测,待检测区域还需进行人工清洁,增加了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焊缝缺陷用X射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各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增大,各个企业必须提髙设备和材料结构的质量来确保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焊接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件连接方法,在建筑、造船、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和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由于环境和焊接工艺的影响,焊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如气孔和夹渣等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焊接产品的质量,极大地影响了结构的使用性能。焊接的失效轻则导致系统的崩溃,重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然而现有焊缝检测机构,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检测,待检测区域还需进行人工清洁,增加了劳动强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焊缝缺陷用X射线检测装置,具备灵活检测与方便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焊缝检测机构,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检测,待检测区域还需进行人工清洁,增加了劳动强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灵活检测与方便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焊缝缺陷用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防护座、移动轮、气吹机构、检测区、X射线仪,所述防护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箱的上下方,所述移动轮设置在下方防护座的底端,所述检测区设置在检测箱的箱面上,所述X射线仪设置在检测箱的内部,气吹机构安装在检测箱的内部并延伸至防护座的外部,所述气吹机构包括内置气泵、安装座、风箱槽、导向槽,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箱的内部底面,所述风箱槽通过密封环和螺栓与内置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安插在风向槽的前端,所述X射线仪设置有升降杆、转向座、旋转座,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安插在旋转座的表面,转向座套接在升降杆上,X射线仪设置在转向座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设置有散热槽、控制器与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座为硅胶体,其表面镀有铅层。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为麦克纳姆轮,麦克纳姆轮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座,减震座通过螺栓与检测箱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移动轮的内侧安装有相对应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区为四组,四组所述检测区分别对应设置在检测箱的前后、上下的箱面上,所述检测区的表面安装有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可以起到防止灰尘及杂质落入检测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齿,升降杆的底部设置有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另一组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导向齿相啮合,X射线仪通过连接螺纹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驱动转盘,驱动转盘与齿轮相啮合,旋转座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侧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下方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边缘设置有与安装座直径相等的安装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