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干态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736.1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文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文祯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19;A61K8/81;A61K8/67;A61K8/73;A61K8/60;A61K8/37;A61K8/49;A61K8/64;A61K8/365;A61K8/46;A61K8/85;A61K8/86;A61Q19/00;D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于晓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发热 功能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干态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面膜包括纤维布中间夹层,以及附着于所述纤维布中间夹层上下表面的温敏多孔凝胶层;所述纤维布中间夹层由中空多孔聚丙烯纤维和碳纤维经织造或非织造工艺制成,所述中空多孔聚丙烯纤维内负载有精华物质和纳米铁粉;所述碳纤维均匀分散于纤维布中间夹层中。本发明面膜为三层结构,纤维布中间夹层中负载有精华物质和纳米铁粉,两面为温敏多孔凝胶层,当面膜在加工过程中可防止精华物质流失;并且纤维布中间夹层中还掺杂有碳纤维,当面膜使用加水后,碳纤维、纳米铁粉与水可发生放热反应,可促使温敏多孔凝胶层的孔隙率增加,进而促进精华物质的溶出和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干态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面膜大多为含有含浸有精华液的湿态面膜,在湿态富水环境下,为了避免精华液中的精华物质腐败或氧化失效,通常需要添加一些防腐剂或抑菌剂。而防腐剂和抑菌剂的生物温和性较差,因此在频繁使用面膜后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负面影响。将精华物质以干态形式负载于面膜基布上获得的干态面膜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于干态面膜可在干态条件下保存,因此即使不添加防腐剂或抑菌剂,保质期也远优于湿态面膜。
目前的干态面膜的制备,大多是先以织造或非织造工艺制备得到面膜基布,然后将面膜基布浸渍于含有精华物质的整理液中,经过烘燥处理后即可将干态的精华物质附着于面膜基布表面。然而,上述方式获得的干态面膜,也存在几方面的缺陷,例如:
(1)CN202110588968.0公开了一种可软化死皮的聚丙烯干态无纺面膜,包括面膜基布和均匀附着于面膜基布上的精华物质微胶囊;精华物质微胶囊的芯材中含有可软化死皮的精华物质。该发明的干态面膜中含有可软化死皮的精华物质,可软化死皮以促进精华物质的吸收。该专利通过后整理方式附着于面膜基布表面的精华物质,与面膜基布的结合牢度不高,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脱落,造成损失。
(2)现有的常用于干态面膜制备的纤维原料,主要有聚丙烯纤维、生物质纤维等,但是这些纤维的吸水性普遍不足,因此面膜加水敷贴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蓄水并促进精华物质溶出、释放,进而影响皮肤吸收。虽然专利CN202110588968.0中其面膜基布以改性聚丙烯短纤维为原料,纤维内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吸水性;同时短纤维中还含有保湿自发热颗粒,能够吸水后自发热,进而促进死皮软化、面部毛孔舒张和血液循环,加速精华物质的吸收。但是该自发热颗粒的发热反应速度较快,且温度可控难度较高,容易烫伤皮肤。
综上所述,有必要开发出一款精华物质不易脱落,且使用时发热效果稳定可控、可促进吸收的干态面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干态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面膜为三层结构,纤维布中间夹层中负载有精华物质和纳米铁粉,两面为温敏多孔凝胶层,当面膜在加工过程中可防止精华物质流失;并且纤维布中间夹层中还掺杂有碳纤维,当面膜使用加水后,碳纤维、纳米铁粉与水可发生放热反应,可促使温敏多孔凝胶层的孔隙率增加,进而促进精华物质的溶出和释放。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自发热功能的干态面膜,包括纤维布中间夹层,以及附着于所述纤维布中间夹层上下表面的温敏多孔凝胶层;所述纤维布中间夹层由中空多孔聚丙烯纤维和碳纤维经织造或非织造工艺制成,所述中空多孔聚丙烯纤维内负载有精华物质和纳米铁粉;所述碳纤维均匀分散于纤维布中间夹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文祯,未经贺文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