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睾丸癌筛查的标志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7048.5 | 申请日: | 202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宁宁;韩晓亮;连明;王小奇;张聪;魏闯;李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37;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睾丸 癌筛查 标志 探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睾丸癌筛查的标志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所述的标志物,能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的状态,从而可以用于对外周血游离DNA的检测,并且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降低了侵入性检测造成的危害,所述的组合物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睾丸癌筛查的甲基化检测标志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睾丸癌是发生于睾丸的恶性肿瘤,好发于20-35岁的成年男性,占男性肿瘤1%-1.5%。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2/10万人。睾丸癌晚期多伴有多发转移,总体预后较差,可以手术切除原发灶,进行放、化疗等手段,延长寿命。睾丸癌的诊断的检查手段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目前有超声、CT两种检查方法,通常会选用超声检查,因为超声不仅可以了解肿瘤在睾丸内的情况,还能了解是否有肿物转移,而CT检查可以确诊、鉴别睾丸癌,也可以了解是否有淋巴转移等情况。早期发现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的关键,但目前缺乏准确的更为早期的诊断方法。睾丸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乳酸脱氢酶三种。但这些手段在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参差不齐。目前,DNA甲基化已被证明具有组织特异性,可用于早期癌症检测,并可根据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特征追踪到肿瘤原发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检测睾丸癌的标志物以及探针组合物,可以用于睾丸癌的筛查,所述标志物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以及癌症患者的预后检测,降低了侵入性检测造成的危害,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且能够实现实施监测。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用于检测睾丸癌的标志物,所述标志物对应的基因为CMAHP。
2.根据项1所述的标志物,其中,所述标志物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优选所述标志物为甲基化后的标志物。
3.一种探针组合物,所述探针组合物包含靶向项1或2所述标志物的甲基化状态的探针。
4.根据项3所述的探针组合物,其中,所述探针组合物包含靶向高甲基化的所述标志物的第一探针组合物和靶向低甲基化的所述标志物的第二探针组合物,所述第一探针组合物用于与经重亚硫酸盐转化的高甲基化的标志物区域杂交,所述第二探针组合物用于与经重亚硫酸盐转化的低甲基化的标志物区域杂交。
5.根据项4所述的探针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探针组合物包括n个探针,所述n个探针与经重亚硫酸盐转化的高甲基化的区域的正义链和/或反义链的每个核苷酸杂交;
优选的,所述第二探针组合物包括m个探针,所述m个探针与经重亚硫酸盐转化的低甲基化的区域的正义链和/或反义链的每个核苷酸杂交。
6.根据项5所述的探针组合物,其中,n和m均是1-10中的任意整数。
7.根据项5或6所述的探针组合物,其中,第n-1个探针和第n个探针之间有x1个核苷酸重叠,优选的,x1为0-100中的任意整数;
优选的,第m-1个探针和第m个探针之间有x2个核苷酸重叠,优选的,x2为0-100中的任意整数。
8.根据项5-7中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探针组合物包括如SEQID NO:2-3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二探针组合物包括如SEQ ID NO:4-5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标志物在制备用于检测睾丸癌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标志物对应的基因为CMAHP。
10.根据项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标志物的核苷酸序列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优选所述标志物为甲基化后的标志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CVD薄膜制造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均匀取料的智能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