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协同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5491.9 | 申请日: | 202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玮;郑珂;高鹏;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塔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L67/02;H04L65/1066;H04L69/16;G06F16/2455;G06F16/2458;G06F16/248;G06F16/25;G06F16/28;G06F16/583;G06F9/54;G06Q1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谢欢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孪生 协同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协同作业方法,包括:建立物理作业区相匹配的作业区数字孪生体,获取设备身份标识图片,提取计算机可读的文字数字,其中包括设备身份标识,根据提取到的设备身份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设备相关情况,并利用WebSocket将设备相关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端和数字孪生展示端,数字孪生展示端依据设备身份标识从作业区数字孪生体中遍历查找物理作业区设备映射的虚拟设备,显示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作业记录,可穿戴设备端和数字孪生展示端利用WebRTC进行视频语音通信,展开协同作业。该方法可以克服前端作业人员与行业专家通过虚实映射、虚拟仿真、实时互通形式协同会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协同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孪生作为新兴技术,将物理世界通过数字化手段映射到虚拟空间,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实时采集至数字孪生平台,结合穿戴设备将作业区情况实时通过无线网络反馈至数字孪生平台。
目前,存在工作人员不能结合其上下游设备整体环境分析问题,不能打破地域限制分析问题,工作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后作业时间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协同作业方法,包括:
数字孪生服务端进行下面的操作:
建立物理作业区相匹配的作业区数字孪生体;
获取设备身份标识图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提取计算机可读的文字和数字,其中计算机可读的文字和数字包括设备身份标识;
根据提取到的设备身份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利用WebSocket将设备相关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端和数字孪生展示端;
数字孪生展示端依据设备身份标识从作业区数字孪生体中遍历查找物理作业区设备映射的虚拟设备,并将其居中,显示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作业记录,发起双向实时通信;
可穿戴设备端和数字孪生展示端利用WebRTC进行视频语音通信,展开协同作业讨论。
进一步,还包括:数字孪生服务端将来自于可穿戴设备端和数字孪生展示端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
进一步,数据库中存储的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
设备基础属性情况数据、设备运行情况数据、设备告警情况数据以及设备尺寸、设备安装日期、设备维护日期。
进一步,可穿戴设备端具有图像采集、数据传输、语音通信功能,通过摄像头扫描被检测设备身份信息,根据被检测设备身份信息抓取该设备现场信息。
更进一步,设备现场信息,包括:设备静态信息、设备动态信息。
进一步,作业区数字孪生体为B/S架构,通过浏览器多窗口接入作业区数字孪生体。
更进一步,还包括:可穿戴设备端根据设备身份标识从数字孪生服务端获取设备现场信息做回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协同作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数字孪生系统呈现作业区虚拟状况。
2、前端工作人员与后端支撑人员通过本系统双向实时互动。
3、前端工作人员可将现场情况实时上传至数字孪生系统,联动虚拟作业区,供后端支撑人员快速掌握现场情况。
4、减少作业区进入人员,降低作业区潜在风险对人员伤害。
5、B/S架构的数字孪生系统特性支持通过浏览器多窗口接入,打破区域限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塔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塔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5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多工位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