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生搜索生物地理学优化的多平台武器目标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5308.5 | 申请日: | 202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范成礼;朱晓雯;付强;卢盈齐;邢清华;郭蓬松;李宁;宋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12;G06F111/0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共生 搜索 生物地理学 优化 平台 武器 目标 分配 方法 | ||
1.基于共生搜索生物地理学优化的多平台武器目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tep 1构建基于模糊期望效果的多平台WTA模型
设有n个武器平台,i=1,2,...,n,i为武器平台的序数;m个来袭目标,j=1,2,...,m,j为来袭目标的序数;各武器平台的武器数量为ci,xij为第i个武器平台分配给第j个来袭目标的武器数量;不同武器平台对不同目标的分配方案记作X;
将射击有利度与目标价值刻画为模糊变量,并通过三角模糊变量来表示;表示第i个武器平台对第j个来袭目标的模糊射击有利度;表示第j个来袭目标的模糊目标价值;构建基于模糊期望效果的多平台WTA模型;
式中,Z为目标函数值;E为模糊变量的期望值;θ为专家给定的权重参数;
模型中约束条件含义如下:
(3)每个来袭目标至少分配一个武器;
(2)各武器平台对来袭目标分配的火力不能超过该武器平台的武器数量;
Step 2设置种群规模popsize,随机产生初始解xij;
popsize、xij均为正整数;
Step 3采用基于整数的矩阵编码策略对种群进行编码;
采用基于整数的矩阵编码策略对种群进行编码,如式(2);
式中,X为武器目标分配方案;xij为第i个武器平台分配给第j个目标的武器数量,取值范围为(0,ci);
Step 4按照式(1)计算每个解xij对应的目标函数值Z,按从大到小对Z进行排序,保留前q个较大的目标函数值Z所对应的解xij;
q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Step 5根据共生生物搜索算法中的互利操作,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减小初始种群的随机性;
其中,Xa与Xb为随机选取的栖息地;a和b为栖息地的序数,a=1,2,...,popsize,b=1,2,...,popsize;popsize为种群数量;Xbest为当前最优解xij;MV为两个栖息地之间的互利向量;BF1、BF2∈{1,2}为获利因子;和为经过互利操作协同进化生成的新栖息地;rand是随机数;
Step 6改进迁移算子,进行迁移优化操作,包括下列步骤:
Step 6.1基于动态选择的迁移算子;
Step 6.2基于互利进化的迁移算子;
Step 6.3余弦动态自适应优化迁移算子;
Step 7提出共栖突变算子,进行突变优化操作;
引入SOS算法中的共栖思想,针对后半部分的较差解,从前半部分较优解中随机选择对象进行互动,从而增强自身的适应性程度;
式中,Xh为从目标函数值排序后popsize/2的栖息地中随机选取的一个栖息地;Xq为从目标函数值排序前popsize/2的栖息地中随机选取的一个栖息地;h和q为栖息地的序数,h=popsize/2,...,popsize,q=0,...,popsize/2;Xbest为当前迭代过程中的最优栖息地;为当前变异操作后新生成的栖息地;length函数表示向量的长度;round函数表示对数值length(popsize/2)*rand进行四舍五入;
Step 8根据公式(1)重新计算每个解对应的目标函数值Z,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替换前q个较大的目标函数值所对应的解;
Step 9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Gmax,若是,则输出最优解;否则返回Step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生搜索生物地理学优化的多平台武器目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 6具体如下:
Step 6.1基于动态选择的迁移算子
设置栖息地动态选择策略:在不同的阶段中,进行迁入迁出操作时,规定不同的选择压力;在早期适当减小选择压力,使目标函数值Z较小的栖息地能够参与后续的优化,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在后期适当增加选择压力,使种群能够快速收敛,从而更快趋近最优解;提出以下选择概率;
其中,Pa为第a个栖息地被选择进行迁出的概率;μa为第a个栖息地的迁出率;μb为任意第b个栖息地的迁出率;μa、μb右上角的u表示u次方;u为选择压力因子;pdmax为选择压力因子的变化初始值;pdmin为选择压力因子的变化终值;G为当前迭代次数;Gmax为最大迭代次数;
Step 6.2基于互利进化的迁移算子
针对第l维栖息地,l=1,2,...,d,d为一个栖息地的维数;对选择的迁入和迁出地进行互利进化,二者都吸收相互间的有利因素,通过互相学习和反馈,进行协同进化;
其中,Xa_new和Xb_new为经过互利进化迁移算子后生成的新的栖息地;a_new和b_new为栖息地的序数,a_new=1,2,...,popsize,b_new=1,2,...,popsize;反映获利因子取BF1时当前栖息地和最优栖息地之间的关系;反映获利因子取BF2时当前栖息地和最优栖息地之间的关系;ceil函数表示朝正无穷大方向取整;rand函数表示随机生成(0,1)之间的随机实数;
Step 6.3余弦动态自适应优化迁移算子
将互利进化迁移算子与动态选择迁移算子融合,在前期以互利进化迁移算子为主,后期以动态选择迁移算子为主,提出余弦动态自适应优化迁移算子,如式(11);
其中,β为余弦动态自适应优化迁移算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53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