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上染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4998.2 | 申请日: | 2022-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根;徐亚兰;戴飞;金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3/52 | 分类号: | D06P3/52;D06P1/39;D06P1/645;D06P1/65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功能 聚酯纤维 酸性染料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上染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在碱性条件下,将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置于所述配置液在90‑100℃下浸泡45min~60min,浴比为1:55‑65;清洗:将浸置处理后的纤维用清水洗净;染色:使用酸性染料对纤维进行常温常压染色,先升温至90‑100℃,保温45min~60min,其中染色浴比1:55‑65,PH控制在5~6,将染色后的纤维取出后水洗;皂洗:将上述染色的纤维置于4‑6g/L的皂洗液中,在60±5℃搅拌保温30‑4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本发明具有染色工艺简单,减少了改性功能性聚酯与羊毛织物的染色工序,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酸性染料可以上染改性聚酯纤维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染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上染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是在常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成聚酯中引入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和第四单体聚乙二醇。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大分子含有磺酸基,大大改善了其亲水性,但由于改性聚酯分子中不含有氨基,所以聚酯纤维用酸性染料染色十分的困难。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已大范围的研究酸性染料可染改性聚酯工艺的研究,但仍无法实现产业化。
酸性染料是尼龙、羊毛的专用染料。尼龙和羊毛等蛋白质纤维一样分子末端含有氨基和羧基,使得这些纤维具有两性性质。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氨基和羧基的离解程度也不同。当PH值较低时,质子化氨基的数量大于离子化羧基的数量。在酸性溶液中能和质子H+结合成正离子-NH3+,染液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和染料阴离子。阴离子的扩散速度大于染料阴离子,首先被纤维吸附,但由于染料阴离子对纤维的亲和力高于阴离子,因此会把阴离子取代下来,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制备酸性染料可染聚酯纤维,目前的改性方法是在聚酯中引进具有碱性的叔胺基团。只要所用的原料二元酸或二元醇的全部或部分结合有叔胺基团,或者将含叔胺基团的聚合物掺入到未改性的聚酯中再熔融纺丝,即可制得酸性染料可染的聚酯纤维。
国内外对于酸性染料可染改性聚酯纤维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实现产业化。开发酸性染料可染改性聚酯纤维,可以减少羊毛和聚酯混纺纱织物的染色工序,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上染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以解决酸性染料难以上染改性聚酯纤维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上染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浸泡:先配置改性液,在碱性条件下,将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置于所述配置液在100℃下浸泡45min~60min,浴比为1:55-65;
清洗:将浸置处理后的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用清水洗净;
染色:使用酸性染料对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进行常温常压染色,先升温至90-100℃,升温速度为1.5-2.5℃/min,保温45min~60min其中染色浴比1:55-65,PH控制在5~6,将染色后的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取出后水洗;
皂洗:将上述染色的改性功能性聚酯纤维置于4-6g/L的皂洗液中,在60±5℃搅拌保温30-40min,取出后水洗烘干。
优选地,所述改性液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由十二烷基溴,十二醇,溴代十六烷,溴代十八烷基,三甲胺,二甲胺中的两种或多种试剂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为10%-20%。
优选地,所述浸泡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目前的改性方法是在聚酯中引进具有碱性的叔胺基团。通过浓度为0.5-1.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控制在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