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控中心距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4868.9 | 申请日: | 202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颇;林俊仰;朱孟;易金彪;余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50/105;H01M50/183;H01M50/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管控中心距的装置,它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块处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电池安装槽,所述治具本体内部一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面连接有移动杆,本发明通过研发极耳治具,能够对极耳进行固定,避免在封装过程极耳出现偏差,进而解决电池在制作过程出现中心距偏差大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移动槽、移动杆和移动块,使得第一连接块能够在治具本体上进行移动,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进而扩大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管控中心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环保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池单元分为两种:一种是叠片式,另一种是卷绕式,叠片式软包装因其极片叠加工艺复杂,不易于大批量生产,因此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发展比较快。
电池制作过程中,由于涂布、制片、卷绕等公差管控不善导致封装后电池中心距偏差大(封装过程中,极耳一般会加长处理,然而,由于极耳没有完全固定,容易出现偏差),若用硬封电池的合格率和成本将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控中心距的装置,通过研发极耳治具,能够对极耳进行固定,避免在封装过程极耳出现偏差,进而解决电池在制作过程出现中心距偏差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管控中心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块处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电池安装槽,所述治具本体内部一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面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移动槽内,所述治具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两个插槽。插槽用于固定极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治具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连接有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和移动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本体的顶面中部且位于电池安装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气袋孔。电池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气袋,在封装过程,设置有气袋孔,便于安放固定气袋,设置两个孔的目的在于:电池在固定时,正反面均能固定,不同面的固定,其气袋则位于电池的另一端,设置两个孔就是能够安放固定两种形式的气袋,进而扩大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治具本体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端部通过粘接与治具本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研发极耳治具,能够对极耳进行固定,避免在封装过程极耳出现偏差,进而解决电池在制作过程出现中心距偏差大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移动槽、移动杆和移动块,使得第一连接块能够在治具本体上进行移动,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进而扩大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为本发明第一连接块连接移动杆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具本体;2、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4、极耳槽;5、电池安装槽;6、移动槽;7、移动杆;8、固定板;9、移动块;10、气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