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介质及电子雷管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12576.1 | 申请日: | 202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涛;刘鹏;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国祥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自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介质 电子 雷管 系统 | ||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电子雷管通信系统中的上位机和引线控制器芯片的通信,所述电子雷管通信系统包括所述上位机、多个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以及连接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通信线路,其中,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具有不同的器件标识,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一交互过程控制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进行初始化;
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二交互过程配置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起爆延迟;
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三交互过程配置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起爆密码;
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四交互过程控制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进行充电;
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五交互过程控制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触发对应电子雷管的起爆或取消对应电子雷管的起爆,包括: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写入漏电检测命令;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写入温度电压检测命令;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读取漏电检测结果和温度电压检测结果以判断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是否已处于就绪状态;当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均处于就绪状态时,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发送起爆命令或取消起爆命令,从而控制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触发对应电子雷管的起爆或取消对应电子雷管的起爆;
其中,所述电子雷管通信系统的协议层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上位机采用三种格式的命令与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进行交互,所述三种格式的命令包括通信建立命令、写寄存器命令和读寄存器命令;
所述通信建立命令和/或器件标识全为0的写寄存器命令只有下行码流;
所述读寄存器命令和/或器件标识不全为0的写寄存器命令包括上行码流和下行码流;
禁止使用器件标识全为0的读寄存器命令;
上行码流和下行码流中包括前导序列、命令包和后导序列,所述命令包的内容为编码内容,所述前导序列和所述后导序列为非编码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之间采用一条通信线路进行上下行分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一交互过程控制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进行初始化的实现方法包括:
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发送前导命令;
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发送复位命令;
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再次发送前导命令;
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发送初始化命令;
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读取数据以判断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是否已完成初始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二交互过程配置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起爆延迟的实现方法包括:
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写入起爆延迟数据;
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读取起爆延迟数据以判断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是否已完成起爆延迟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第三交互过程配置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起爆密码的实现方法包括:
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写入起爆密码;
以广播的形式向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写入比较密码;
基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器件标识分别从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的寄存器中读取起爆密码比对结果判断各所述引线控制器芯片是否已完成起爆密码的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2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