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2019.X | 申请日: | 202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李涛;付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04;H01M4/6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秀娟;臧建明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层,活性层设置在集流体的表面上;活性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高于第一凹槽的槽底,且低于活性层背离集流体的表面;沿第一方向,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二凹槽的槽底的其中一个侧边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中至少一个平齐,并位于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极片上形成毛刺,避免该毛刺刺破电池的隔离膜,降低了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还可以防止极片发生断裂,提高了极片的良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电池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包括隔离膜以及相对设置在隔离膜两侧的极片,且两个极片的极性相反,极片上设置有用于焊接极耳的极耳槽,通过极耳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相关技术中,在制备极片时,通常是先制作尺寸较大的极片母板,在极片母板上形成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极耳槽,然后沿极耳槽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切割极片母板,以形成多个独立的极片,但是在切割过程受切割机械误差的限制,极耳槽的边缘与其相邻的边缘之间具有遗留的活性层,因此,通常需要将遗留的活性层切除,但是,在切除的过程中,会在极片上形成毛刺或者造成极片的断裂,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用以解决切除遗留的活性层时,易在极片上形成毛刺或者造成极片断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层,所述活性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上;
所述活性层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高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且低于所述活性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表面;
沿第一方向,所述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其中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中至少一个平齐,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的槽底暴露出所述集流体的表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其中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对齐,所述第二凹槽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其中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对齐,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活性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
所述第一子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所述第二子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活性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L1为10mm-40mm;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W为9mm-40m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L2为1mm-5mm。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凹槽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子凹槽的长度之和为1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2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