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1671.X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明;田爱田;高红亮;黄轶敏;廖博文;邹春静;贾彩凤;常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N1/20;C12M1/02;C12M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通用 机械 搅拌 发酵 生产 细菌 纤维素 方法 | ||
1.一种应用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汉氏驹形杆菌在利用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动态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组合的搅拌桨提高发酵罐KLa,从而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与得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不同发酵罐参数下KLa测定;
步骤2、发酵菌体ATP,发酵液残糖浓度及发酵液可溶性多糖含量测定;
步骤3、配制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酵母粉5g/L,酵母蛋白胨5g/L,磷酸氢二钠2.7g/L,一水合柠檬酸1.15g/L,pH 6.0,115℃灭菌20min;
步骤4、向所述步骤2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接入汉氏驹形杆菌,培养获得液体发酵菌种;
步骤5、配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玉米浆干粉30g/L,硫酸铵3.3g/L,七水合硫酸镁0.25g/L,pH 5.0,121℃灭菌20min;
步骤6、将所述步骤4获得的液体发酵菌种接入含有所述步骤5配制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培养后结束发酵;
步骤7、将发酵液匀浆漂洗,再碱煮漂洗即为细菌纤维素,烘干称重测定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汉氏驹形杆菌为汉氏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 hansenii(Man-170518-hww),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468,于2018年3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式机械搅拌式发酵罐中的搅拌桨组合为六平叶+三斜叶,六平叶+四斜叶,六平叶+六斜叶,六平叶+BT6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式机械搅拌式发酵罐中的搅拌桨组合为六平叶+BT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中的搅拌桨组合在搅拌轴上以任意一种排列方式组合,优选为等距排列。
7.含有不同组合的搅拌桨的发酵罐在提高发酵体系KLa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包括于六平叶+三斜叶,六平叶+四斜叶,六平叶+六斜叶,六平叶+BT6。
9.含有不同组合的搅拌桨的发酵罐在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包括六平叶+三斜叶,六平叶+四斜叶,六平叶+六斜叶,六平叶+BT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16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