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异味的抗菌器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1278.0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18;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荟萃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味 抗菌 器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器皿的体内表面具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括抗菌剂,所述抗菌剂包括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所述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的结构式为所述结构式中a=1-16、b=0-1、c=1-16、d=1-18、X-y为阴离子、y=1-3,所述阴离子包括卤素阴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等于300℃,5%热失重分解温度大于等于330℃,10%热失重分解温度大于等于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还包括电气石粉末和/或蛭石粉末;所述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化学键合在所述电气石粉末和/或所述蛭石粉末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还包括聚碳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中,所述聚碳酸酯与所述抗菌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00:(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器皿还具有支撑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层还包括聚碳酸酯。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抗菌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使用含有所述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的所述抗菌剂制作抗菌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碳酸酯烘干,将烘干后的部分所述聚碳酸酯和所述抗菌剂一起进行预分散、混合制得预分散料体,将所述预分散料体吸入到内层注塑机I料斗中;
(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剩余的所述聚碳酸酯吸入到外层注塑机II的料斗中;
(3)内层注塑机I在230℃-290℃条件下对所述预分散料体进行塑化,熔融均化、计量定量输入到模具流道进胶口处,在模具温度80℃-110℃下注塑形成所述抗菌层;
(4)采用外层注塑机II在230℃-290℃条件下对烘干后的所述聚碳酸酯进行塑化,熔融均化、计量定量输入到模具流道进胶口处,在模具温度80℃-110℃下在所述抗菌层外进行外层注塑,制得双层型坯,将所述双层型坯转移至吹塑模腔中进行预热、吹胀、冷却、脱模,制得所述抗菌器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所述电气石粉末和/或所述蛭石粉末、与所述硅氧烷吡啶类季铵盐通过表面偶联接枝复合制得所述抗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1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全环境适用风机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蒸发筒及碎冰制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