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匍枝马尾藻酚类物质提取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0697.2 | 申请日: | 202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娟;武煜娇;郭志强;钟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39/21 | 分类号: | C07C39/21;C07C37/68;C07C37/82;C07C37/72;C07D311/30;C07D311/40;A61K36/03;A61P1/00;A61P37/04;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陈晓辉 |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尾藻 物质 提取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匍枝马尾藻酚类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物质是从匍枝马尾藻中提取获得,其中游离态酚类物质与结合态酚类物质的质量比为1:3-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匍枝马尾藻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匍枝马尾藻藻粉末,加入乙醇或丙酮溶液中,均质提取,取上清液浓缩,即得游离态酚类物质;
(2)将步骤(1)得到的残渣与NaOH溶液混合进行碱水解,在N2氛围下,振荡消化后,使用盐酸中和料液;上清液萃取,萃取液蒸发干燥,即得结合态酚类物质;
(3)步骤(1)提取的游离态酚类物质和步骤(2)提取结合态酚类物质混合即为葡枝马尾藻酚类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乙醇或丙酮溶液的浓度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匍枝马尾藻藻粉末与溶液的的质量体积比为1 g:30 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碱水解中匍枝马尾藻藻粉末与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 g:40 ml;所述的步骤(2)中振荡消化的时间为12 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提取的游离态酚类物质或步骤(2)所提取的结合态酚类物质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Xevo triple quadrupole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物质鉴定;其中流动相为:A 为0.25% 乙酸水溶液、B 为0.25% 乙酸甲醇溶液;洗脱程序为0–3 min,5% B-95%A;10 min,25% B-75%A;16 min,50% B-50%A;20 min,70%B-30%A;26–30 min,100% B;31-36 min,5% B-95%A;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匍枝马尾藻酚类物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化活性药物上的应用。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匍枝马尾藻酚类物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在制备改善肠道健康和/或提高免疫力药物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06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酰氟的电氟化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四角管状CN/NiS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