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08859.9 | 申请日: | 202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宏能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欧志明 |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碳基快充 负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掺杂氮元素和锡元素的石墨颗粒和硬碳复合体,外壳为碳纳米管和无定型碳复合层,以复合材料的总重量计,外壳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内核中硬碳和石墨颗粒的质量比为1~4:3~6,以内核的总重量计,氮元素的掺杂质量百分比为0.2%~3.3%,锡元素的掺杂质量百分比为0.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外壳的总重量计,其中碳纳米管和无定型碳的质量比为0.5~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粒径为8~20μm。
5.一种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内核的制备:向硬碳前驱体的有机溶液中加入人造石墨、硅烷偶联剂、氮源和锡源,于100~200℃密闭反应1~6h,过滤、干燥、粉碎,得到掺杂氮和锡的石墨-硬碳前驱体材料,即为内核;
外壳的制备:将掺杂氮和锡的石墨-硬碳前驱体材料与催化剂、粘结剂混合,以甲烷和惰性气体混合气置换后,持续通入混合气,升温至600~1000℃保温反应1~6h,在内核表面生长碳纳米管,粘结剂裂解生成无定型碳,之后进行高温石墨化,得到所述多元碳基快充负极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前驱体选自椰壳、淀粉、酚醛树脂、糠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选自四氯化碳、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烷和二甲苯中的一种;硬碳前驱体在有机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10wt%。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内核时各物质的质量比为:硬碳前驱体:人造石墨:硅烷偶联剂:氮源:锡源=10~40:30~60:0.5~2:1~5: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氮源选自尿素、三聚氰胺、苯胺、吡咯中的一种;所述锡源选自二氯化锡、四氯化锡和氧化锡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外壳时各物质的质量比为:掺杂氮和锡的石墨-硬碳前驱体材料:催化剂:粘结剂=100:0.5~2:1~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纳米铁、纳米钴和纳米镍中的一种,粒径为100~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宏能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宏能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88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视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仿生手系统和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