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7541.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岑可法;杨卫娟;刘建忠;周俊虎;王智化;张彦威;周志军;何勇;田江磊;陈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00 | 分类号: | C12N13/00;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促进 微拟球藻 固定 烟气 中高 浓度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毡在高温下蚀刻去除杂质,浸泡在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中,生长Co‑MOF;然后在电化学体系中循环、老化,制得NiCoS‑LDH涂层;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浸入碳毡作为微藻电化学系统的阴阳两极;持续通入含有CO2的烟气进行藻液培养,利用培养前后的OD750差值得到积累的生物质干重从而计算出微拟球藻固定CO2速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拟球藻在电厂烟气高浓度CO2下的生长固碳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使人们日益关注CO2减排问题,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已逐渐增加到400ppm。微藻的生长繁殖迅速,光合作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CO2,故利用微藻固定燃煤电厂烟气中的CO2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利用废水废气养殖微藻的经济成本较低,而能够在高效固定烟气CO2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收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微藻生物质,对于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电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多种电处理方法包括电解和电刺激已成功应用于细菌生物技术系统,以提高附加值高产品的生物质产量。然而微藻电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限,主要集中在收集微藻代谢物和产品或电穿孔。La等人在空气条件下对Acutodesmus dimorphus施加10kV周期性PEF脉冲(2/60s开/关循环15分钟,每天6次,持续5天),结果显示脂质产量增加了28.8%,但该藻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增加。Kim等人在25V(100mA)下对雨生红球藻进行1分钟电处理,然后在空气中孵育7天,结果显示其生物质干重和虾青素含量仅增加了7%和10%,促进作用不够显著。Choi等人应用4V(31mA)阴极电流处理小球藻4h,导致TAG,多不饱和亚油酸(C18:2n6)和亚麻酸(C18:3n3)分别增加110%,36%和57%,但碳水化合物含量略有下降。
上述研究成果虽然讨论了电处理后微藻的性能变化,但都未显著促进微藻生物质干重的积累,更缺乏关于电化学对微藻固定烟气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应用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在静态空气中,将导电碳纤维毡升温至450℃后,保温蚀刻2小时以去除杂质;取等体积的0.4M浓度的2-甲基咪唑水溶液和5mM浓度的Co(NO)3·6H2O水溶液,在不搅拌的情况下混合均匀;将蚀刻后的碳毡垂直浸泡在30℃的混合溶液中5小时,得到生长了Co-MOF的紫色碳毡;取出后用超纯水和甲醇洗涤,在60℃下干燥过夜;
(2)以NiCl3和硫脲配置电解液,其中NiCl3浓度为0.5M,硫脲浓度为0.25mM;将紫色碳毡浸入电沉积溶液中,电化学体系中的参比电极为Ag/AgCl;在-1.2V至0.2V的电位范围内以5mV/s的速率进行6个循环后,在电解液中老化12小时,制得具有NiCoS-LDH涂层的绿色碳毡;取出后用超纯水和甲醇洗涤,在真空烘箱中干燥;
(3)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接种条件OD750为0.2~0.4,所用培养基是由ESAW培养基和优化的f/2培养基组成的海水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7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