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7514.1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闫晨晨;刘国辉;米博斌;熊元;李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严情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用于 腰椎 压缩 性骨折 智能 矫形 | ||
1.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部和平台部,所述平台部是:底座台(1)、旋转连接于底座台(1)两侧之内且内部开设有定位孔的组合安装片(10)、设置于底座台(1)内侧用于升降调节的交叉组件(13)以及设置于底座台(1)内侧的旋转装置;
所述穿戴部是:设置于组合安装片(10)外侧的第一外固定架(15)、设置于第一外固定架(15)上表面的第二外固定架(18)和固定设置于第二外固定架(18)正面的矫形内衬(19);
所述第一外固定架(15)和第二外固定架(18)之间设有驱动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还包括:固定于底座台(1)内底壁上的组装支架(2)和固定设置于两个组装支架(2)之间的电机安装壳(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壳(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的两个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延伸至电机安装壳(3)外侧的连轴(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是:数量为两个且固定设置于底座台(1)内侧的传动组合架(6)和位于传动组合架(6)内的传动带(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8)的内侧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5)和第二传动轮(9),第一传动轮(5)固定于连轴(7)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9)与组合安装片(10)一体固定,所述底座台(1)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手柄架(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台(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交叉组件(13)设置于安装板外侧,所述组合安装片(10)中的定位孔内设置有固定件(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盒(12),所述控制盒(12)包括:外盒体(121),固定于外盒体(121)内侧的电源(123)与处理单元(124),设置于外盒体(121)外侧的操作面板(122)、电源接口(125)、穿戴部接口(126)和平台部接口(127)。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外固定架(15)和第二外固定架(18)外侧的锁架(17),设置于矫形内衬(19)远离贴合肌肤面另一侧的传感器组件,所述固定件(14)与第一外固定架(15)固定,所述驱动装置(16)是:驱动杆,所述驱动装置(1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其固定端和输出轴分别与第一外固定架(15)和第二外固定架(18)外侧的锁架(17)旋转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组合式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智能矫形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穿戴部中的矫形内衬(19)贴覆于上身的腰部和胸部处并定位,然后控制驱动装置(16)启动,此时驱动装置(16)带动腰部和胸部的矫形内衬(19)进行高自由度的运动来实现对脊柱位姿的准确控制;
S2、患者佩戴好穿戴部后,可坐在交叉组件(13)上,启动交叉组件(13)使其升降调节后能够配合穿戴部进行相应的矫形;
S3、启动双轴电机(4)使传动带(8)传动,而第二传动轮(9)随之传动调节,组合安装片(10)则进行旋转,穿戴部随之在平台部上转动调节来增加调节灵活性;
S4、将组合安装片(10)与第一外固定架(15)分拆,分拆后的穿戴部和平台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且该导线长度为5M,方便患者分开单独使用穿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75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含硅油和阳离子具有头皮护理功能的护发素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护理移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