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7306.1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丽;李本良;李科文;史原通;邱斌;卢飞;田雷;刘顥;田蔚光;高琦;刘培杰;高戈;李建琴;范亚斌;王爱渌;史京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悦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网一 二次 融合 开关 改造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柱上开关改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系统、方法、介质和设备,包括: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待测柱上开关的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向各个工位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并依次对待测柱上开关的各工位进行检测;工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录入待测柱上开关的参数和检测结果,判断各工位控制模块中各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并将不符合要求的检测项目传输至对应的工位改造模块;工位改造模块,用于建立不符合要求的检测项目的改造方案,并根据改造方案对设备进行改造;流程监控模块,用于对各工位改造模块的改造进度进行监控。其能够实时对柱上开关状态进行监测,并及时对需要改造的部件和设备进行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系统、方法、介质和设备,属于柱上开关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柱上开关是指用在电线杆上保障用电安全的一类开关,主要作用是隔离电路的高压。柱上开关一二次成套设备按应用功能可分为分段负荷开关成套、分段断路器成套、分界负荷开关成套及分界断路器成套四种。柱上开关成套设备具备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技术、无压分闸、故障路径自适应延时来电合闸等控制逻辑,自适应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就地选线、区段定位与隔离;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一次合闸,实现永久性短路故障的区段定位和瞬时性故障供电恢复;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二次合闸,实现永久性故障的就地自动隔离和故障上游区域供电恢复。
现有的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方法需要人工发现柱上开关存在的问题,并且需要人工判断柱上开关的那些部件或设备需要改造,且改造的过程也需要人工监督,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不能及时发现柱上开关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工程进度也不能实施调取,容易出现错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系统、方法、介质和设备,其能够实时对柱上开关状态进行监测,并及时对需要改造的部件和设备进行改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配网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改造系统,包括:信息录入模块、检测模块、工位控制模块、工位改造模块和流程监督模块;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待测柱上开关的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向各个工位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并依次对待测柱上开关的各工位进行检测;工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录入待测柱上开关的参数和检测结果,判断各工位控制模块中各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并将不符合要求的检测项目传输至对应的工位改造模块;工位改造模块,用于建立不符合要求的检测项目的改造方案,并根据改造方案对设备进行改造;流程监控模块,用于对各工位改造模块的改造进度进行监控。
进一步,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柱上开关基本信息,包括产品编号、生产日期、本批次产品总数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短路关合电流、操作机构、机械寿命和重量。
进一步,检测模块依次检测外观及设备检测、工频耐压检测、机械特性检测、回路电阻检测、变比及伏安特性检测和微水检测。
进一步,工位改造模块根据不符合要求的检测项目确定初步的改造方案,对初步的改造方案中各个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从而判断对应项目是否需要改造,最终获得最终的改造方案。
进一步,流程监控模块包括检测日志子模块、操作日志子模块和产品进度子模块;检测日志子模块,用于查看各检测项目的性能数据;操作日志子模块,用于查看柱上开关在系统中的操作情况和改造历史;产品进度子模块,用于查看工位改造模块的改造进度。
进一步,工位改造模块的改造进度包括当前改造项目ID和已检次数,并会在改造完成时进行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7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