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6495.0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淑兵;蔡岗;姜鉴铎;肖鹏飞;黄靖博;黄瑛;周云龙;孔晨晨;赵磊;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B2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黄莹;张宁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疲劳 驾驶 交通 违法 风险 车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的方法,其主动研判车辆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找到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及时预警风险车辆并加强管控,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汇总全国所有因疲劳驾驶导致的非轻微事故数据,根据事故发生时间提取涉事车辆事发前半年内所有卡口通行轨迹;再从所有轨迹中提取能够反映车辆行驶从开始到停止的通行轨迹记录集合,划分车辆出行片段;进而统计车辆通行特征各项指标;以覆盖车辆尽可能多且统计条件尽可能严格作为原则,综合选取疲劳驾驶风险的各项评价条件;最后根据选取的各项条件,提取符合各项条件的车辆,得到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判定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每天驾车超过八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睡眠不足,以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长时间连续驾驶机动车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易产生失调,主要表现为行车中反应迟钝、困倦瞌睡、四肢无力等,从而造成驾驶技能下降,不能及时发现路面交通情况并采取准确的驾驶操控措施。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根据我国交通法规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然而,现实生活中,客车与货车驾驶人在业务压力下,为节约停车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存在较大疲劳驾驶风险。而路面民警缺乏车辆疲劳驾驶的线索与依据,对于疲劳驾驶违法的查处力度较为有限,大多情况下都是发生了交通事故后才能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主动地预判有疲劳驾驶风险的车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的方法,其主动研判车辆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找到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及时预警风险车辆并加强管控,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判定有疲劳驾驶交通违法风险的车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一个事故数据采集时间段;
采集所述事故数据采集时间段内的事故认定原因为疲劳驾驶的事故数据,构成事故数据集;
所述事故数据包括:事故认定原因、事故发生时间、道路代码、号牌种类、号牌号码、车辆类型、车辆使用性质;
S2:预设一个轨迹采集时间段;
基于所述事故数据集,找到所有的事故车辆;
在卡口轨迹通行数据平台中,以所述事故车辆发生事故时间为截止点,提取每一辆所述事故车辆在事故发生前的所述轨迹采集时间段内的卡口通行轨迹,记做卡口通行轨迹历史数据集;
S3:基于预设的切割条件,对每个所述事故车辆对应的所述卡口通行轨迹历史数据集分别进行切割,得到每个所述事故车辆对应的卡口通行轨迹片段;
所述切割条件基于非事故车辆轨迹数据集确定,包括:安全行驶的车辆对应的速度、行驶时间间隔、行驶距离;
S4:基于所述卡口通行轨迹历史数据集、所述卡口通行轨迹片段,采集事故车辆通行基本指标;
所述事故车辆通行基本指标包括:行驶天数、出行次数、通行省份数量、活跃时长、出行时长、出行里程、夜间行驶天数、夜间行驶天数占比、夜间活跃时长;
S5:将所述事故车辆通行基本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分别按照数值由低到高排列,基于每个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得到每个指标对应的评价标准1集合和评价标准2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