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luent有限元分析法的阻垢器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5487.4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1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宝;徐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极能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擎科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9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luent 有限元分析 阻垢器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阻垢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有限元分析法的阻垢器测试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对阻垢器进行建模,并对建立好的阻垢器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指定流体进出的边界;根据阻垢器模型设立控制方程式,并设定控制参数、物性参数以及流体进出条件;将阻垢器的实际参数输入到控制方程式中,对其进行迭代计算和收敛性检验;输出可视化模拟结果,对阻垢器的结构设计或优化方向给出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理论指导,并结合已有设计给出验证或优化结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垢器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Fluent有限元分析法的阻垢器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所以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功能合金材料阻垢器发挥阻垢效能的关键除了材料本身外,还与流体介质与材料的接触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材料芯片形状以及材料芯片组时,流体流动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应有足够的与合金芯片的接触时间;② 应与芯片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③ 应保持均匀分布的紊态流场状态;④ 应获得尽可能均匀的压力分布;⑤应获得尽可能小的压降。为了能够在设计阻垢器就满足上述条件,则需要通过流体模拟软件来实现模拟过程,从而需要对模拟测试方法进行设计,以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Fluent有限元分析法的阻垢器测试方法,对阻垢器的结构设计或优化方向给出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理论指导,并结合已有设计给出验证或优化结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Fluent有限元分析法的阻垢器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阻垢器进行建模,并对建立好的阻垢器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指定流体进出的边界;
根据阻垢器模型设立控制方程式,并设定控制参数、物性参数以及流体进出条件;
将阻垢器的实际参数输入到控制方程式中,对其进行迭代计算和收敛性检验;
输出可视化模拟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垢器的实际参数包括模拟水流参数、组成部件的材料强度、形状参数、尺寸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拟水流参数包括流速参数、流径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视化模拟结果包括压力云图、流速云图、流线图以及流线动态视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云图中包括阻垢器每个位置的受力参数,用于显示阻垢器孔道内压强差异,判断紊流区域、死水区域分布结果,判断水头损失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速云图中包括阻垢器中每个与模拟水流接触位置的流速参数,用于显示阻垢器孔道内元流流速差异,判断紊流区域、死水区域分布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线图和所述流线动态视频用于显示阻垢器孔道内元流沿水流方向的流线间流速差异,判断水随壁面改变时,水流的流动响应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视化模拟结果设置有报警阈值范围,若阻垢器的某个位置的受力参数或流速参数超出报警阈值范围,则会发出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极能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极能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5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