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4828.6 | 申请日: | 2022-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奇;郭永祥;周向向;李久鹏;黄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E21B7/28;E02D5/7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用锚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包括套管、芯杆和扩孔机构;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套管周壁凹陷的、螺旋状的凹槽,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封闭套管左端开口的钻头,所述钻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凸楞;所述扩孔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扩孔机构沿套管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扩孔机构均包括多个沿芯杆中轴线呈环形阵列状的扩孔组件,芯杆上侧的所述扩孔组件包括扩孔件和导向件,所述扩孔件包括容纳槽、第一板体和连接杆。本发明为解决锚杆在土质松散的岩土体系中抗拉性不强,进而导致滑移失稳的问题,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能够提高提高锚杆和岩土体系的连接,提供给岩土更好的支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支护技术,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巷道支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其简便怏捷的施工,简单的施工方法,良好的支护效果,较轻的劳动强度以及较好的适应能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矿山主要开拓及采区巷道施工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必须锚杆支护,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将巷道的岩土加固在一起,使岩土自身支护自身。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
锚杆在工程应用中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的变化,由于在松散的岩土体系中,岩土体系会发生滑移,难以保证锚杆在岩土体系中的抗拉性,进而失去对岩土的支护。
公开号为CN106567384B的《一种鱼骨状锚杆》提出了在锚杆上设置有可扩张的刀片进而加强锚杆和岩土的连接,但是难以保证刀片能够完全嵌入岩土中,进而难以保证和岩土的连接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锚杆在土质松散的岩土体系中抗拉性不强,进而导致滑移失稳的问题,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能够提高提高锚杆和岩土体系的连接,提供给岩土更好的支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岩土工程用锚杆,包括套管、芯杆和扩孔机构;
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套管周壁凹陷的、螺旋状的凹槽,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封闭套管左端开口的钻头,所述钻头为右端直径和套管外径相等的圆锥体,所述钻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凸楞,每个所述凸楞均沿钻头的母线方向设置,所述芯杆为同轴设置于套管内的圆杆体,所述芯杆活动连接于钻头的右端面上,所述芯杆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贯穿芯杆左右两端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左部内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孔是截面为正多边形的通孔,所述限位管右侧的螺纹孔内经螺纹连接有右端穿出螺纹孔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有穿过限位管且穿入钻头内的限位杆;
所述扩孔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扩孔机构沿套管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扩孔机构均包括多个沿芯杆中轴线呈环形阵列状的扩孔组件,芯杆上侧的所述扩孔组件包括扩孔件和导向件,所述扩孔件包括容纳槽、第一板体和连接杆,所述容纳槽为设置于套管外壁上、向套管周壁凹陷的槽体,所述容纳槽的深度自前向后逐渐变深,容纳槽的底面前端和套管的外壁相接,所述第一板体为设置于容纳槽内的板状体,第一板体的顶面为弧形凸起朝上的弧形面、底面和容纳槽底面相配应,第一板体的顶面上均布有多个半球形凸起,第一板体的顶面前端和底面前端相交构成第一板体的刃,第一板体的底面中部连接有向下贯穿套管周壁、且下端靠近芯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贯穿连接杆周壁前后端的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下端贯穿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的周壁下端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水平的挡板,T型槽与套管之间的连接杆外周套装有弹簧,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板和第二板体,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设置于连接杆下方的芯杆周壁上,连接板底面为弧形凸起朝向上方的弧形面,连接板顶面为前端和连接板的底面前端相重合、后端顶面靠近套管内壁、弧形凸起朝向上方的弧形面,所述连接板的顶面沿连接板的顶面弧长方向设置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为宽度大于连接板宽度、且左右两端到连接板的左右侧面距离相等的弧形板体,所述连接杆的T型槽套设在第二板体和连接板前部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