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4543.2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成;强东盛;张立军;郁金星;韩鹤松;陈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素静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浊度 酸碱 废水 协同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的去浮、除硬、初步过滤、絮凝、高效沉淀、气浮、深度过滤、消毒、反渗透和酸碱性中和,从而实现对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的除硬、降浊和酸碱性中和,有效对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确保处理后水质的质量。通过对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的协同处理,使其能够无污染排放或供人民健康使用,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方 法。
背景技术
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中含泥沙、有机物、油类物质较多。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作为重要的水质指标在饮用水和工业用水中受到了广泛关注,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过高会引起市政用水及工业用水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甚至人体的一些疾病也被认为与水中的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过高有关,所以去除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的废水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亟需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对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 性废水进行协同处理,确保无污染排放和人民饮水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和酸碱性废水协同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硬度、高浊度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去浮;
步骤二: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除硬;
步骤三: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初步过滤;
步骤四: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絮凝;
步骤五: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高效沉淀;
步骤六: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气浮;
步骤七: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深度过滤;
步骤八: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消毒;
步骤九: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反渗透和酸碱性中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高硬度、高浊度废水送入到格栅池内,去除掉高硬度、 高浊度废水中大的悬浮物质,有利于高硬度、高浊度水的后续处理,将去浮后的废水依次 通过一级混凝池、二级混凝池和澄清池,进行初步沉淀处理,去除废水大部分的硬度,大部分硬度指暂时硬度和部分永久硬度,除硬后的废水送入到一级过滤池,实现对废水的初步过滤,过滤掉废水内大的颗粒状杂质,初步过滤后的废水进入到絮凝池内,并向絮凝池内倒入絮凝剂,使废水内形成絮凝体,去除掉废水中的有机物,絮凝后的废水送入到高效沉淀池内进行高效沉淀,实现对废水内絮凝体以及泥沙进行沉淀,高效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到气浮池内,气浮池的气浮时间为20min,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油质,气浮的废水进入到二 级过滤池内,实现对废水的深度过滤,过滤掉废水内小的杂质,降低废水的浊度,降低浊 度后的废水进入到消毒池内,实现对废水的消毒,除去废水内的细菌微生物,消毒后的废 水依次送入到反渗透池和最终中和池,实现对废水的反渗透处理和中和处理,利用反渗透 处理的分离特性,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微生物杂质,进一步实现 废水的深度处理,并根据酸碱性加入酸碱进行酸碱性中和,完成对高硬度、高浊度废水的 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格栅池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设置有不 同孔隙的格栅,格栅的孔隙从高到低依次变小,从而实现对废水的逐层过滤,有效确保废 水的过滤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池在絮凝过程中加入助凝剂,以加快完成废水内 絮凝体的形成,所述絮凝池絮凝时间为20min,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硅竖向切割边皮收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抛光珩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