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0407.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栖;王笛;宋顺刚;林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聚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134;C08K5/098;C08K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秋霞;胡红娟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味 高熔指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将为97‑99份聚丙烯、0.1‑0.2份成核剂、0.1‑0.3份抗氧剂、0.1‑0.3份加工助剂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再加入1‑2.5份降解剂,并加入抽提溶剂1‑1.5份,得到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抽提溶剂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4‑11段加入。本发明针对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抽提溶剂对小分子挥发份进行抽提,能够有效地减小材料在制备时降解所产生的小分子产物和降解剂残留,从而达到大幅减少产品气味的效果,产品中酮含量不高于0.05wt%,丁醇含量不高于0.1%,气味等级符合行业要求,更有利于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熔指聚丙烯是一种熔融指数极高的高分子材料,是熔喷工艺无纺布的主要材料,常用于运用于医疗领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现阶段主要采用氢调法、茂金属催化剂聚合法以及在聚丙烯中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来制备高熔指聚丙烯,其中使用过氧化物引发剂来制备高熔指聚丙烯不仅工艺成本低,还可以对产品的熔指进行有效调控,因此这种方法也是实际生产的普遍采用的方法。
虽然使用过氧化物引发剂来制备高熔指聚丙烯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但是使用该方法制备出的高熔指聚丙烯通常会含有较多的降解剂残留和自由基降解反应形成的小分子副产物,同时由于这些小分子产物具有可挥发性,其产品的气味等级往往会超出行业卫生标准,这显然是不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要求的。同时由于高熔指聚丙烯有刺激性气味,往往会使得其应用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低气味的高熔指更能满足市场发展和维护健康的要求。
CN 112480528 A和CN112606257 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超高熔指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的方法是降低过氧化物引发剂的添加量并分段添加过氧化物,或者采用多个脱挥口进行真空抽提的方法,从而得到高熔指低气味的聚丙烯。其主要解决了聚丙烯高熔指和分子量分布窄的需求,但气味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高熔指的聚丙烯材料存在小分子挥发份多,气味等级达不到行业卫生标准,不满足市场对环境、健康的进一步需求,提供一种降低高熔指聚丙烯材料气味的方法,得到的材料中丙酮、丁醇、过氧化物引发剂等残留量显著降低,且该方法兼具低成本和高成效的特点,利于工业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将为97-99份聚丙烯、0.1-0.2份成核剂、0.1-0.3份抗氧剂、0.1-0.3份加工助剂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
步骤2,加入1-2.5份降解剂,并加入抽提溶剂1-1.5份,得到低气味高熔指聚丙烯;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至少包括14段加温区、2个侧喂料加料口和2个脱挥口;其中抽提溶剂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4-11段加入。
针对高熔指的聚丙烯材料,往往需要添加降解剂使聚丙烯发生降解,而使用降解剂来制备高熔指聚丙烯时,一次添加降解剂可能会存在降解剂的残留,并且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小分子产物,这些小分子产物和降解剂的残留是高熔指聚丙烯气味的主要来源,想要单纯依靠设备的脱挥口来除去残留降解剂和小分子产物的效果通常是不理想的。
现有技术中采用将挤出造粒后的高熔指聚丙烯放入烘干仓中进行高温烘干以此来降低其可挥发有机物的含量从而达到减小产品气味的目的,这样做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工艺流程复杂,而且会极大地增大能耗,在成本控制上是不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