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0257.9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恒;孟俊峰;白丽莎;王杨;刘茹;赵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G10L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鲁艳萍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语音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车辆。其中,系统中语音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语音指令并将用户语音指令发送至语音解析模块;语音解析模块对用户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对应控制信号至功能控制模块;功能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执行反馈信息发送至AR显示模块;AR显示模块显示执行反馈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车语音交互可能分散驾驶员精力、影响驾驶安全性的问题,提高了人车交互时的安全性,并且,对用户语音指令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并利用AR显示模块显示反馈信息,进一步增强了交互系统的友好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高了交互系统的使用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驾驶员通过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与汽车的互动,控制车辆执行某种功能。现有的车辆语音交互系统,多采用屏式交互展示系统返回信息或者简单拟人化的交互方式来增加语音系统的使用频率和粘性。但是,屏式交互需驾驶员眼睛偏离驾驶方向,容易造成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出现驾驶事故。而简单拟人化的交互虽然可以提高语音系统的使用频率,但对驾驶安全性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车辆,以提高人车交互时的安全性和友好性,增强用户使用粘性,提升整车科技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解析模块、功能控制模块和AR显示模块;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所述语音解析模块连接,用于采集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所述用户语音指令发送至所述语音解析模块;
所述语音解析模块与所述功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用户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对应控制信号至所述功能控制模块;
所述功能控制模块与所述AR显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所述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执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AR显示模块;所述AR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执行反馈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语音交互方法,适用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语音交互系统,该方法包括:
语音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所述用户语音指令发送至语音解析模块;
所述语音解析模块对所述用户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对应控制信号至功能控制模块;
所述功能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执行所述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执行反馈信息发送至AR显示模块;所述AR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执行反馈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语音交互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语音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语音指令并将用户语音指令发送至语音解析模块;语音解析模块对用户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对应控制信号至功能控制模块;功能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用户语音指令,并将执行反馈信息发送至AR显示模块;AR显示模块显示执行反馈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车语音交互可能分散驾驶员精力、影响驾驶安全性的问题,提高了人车交互时的安全性,并且,对用户语音指令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并利用AR显示模块显示反馈信息,进一步增强了交互系统的友好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提高了交互系统的使用粘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语音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语音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辆语音交互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