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9796.5 | 申请日: | 2022-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邓富强;郑志平;沈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3/02;F28F9/007;F28F21/06;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牟望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保护板,两组保护板之间设有分隔架,且分隔架均匀设有多组,多组分隔架中两两之间均设有高分子膜,且高分子膜与分隔架连接,高分子膜上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有金属翅片,金属翅片与高分子膜连接,高分子膜上设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均匀设有多组,第一定位孔的两侧均在分隔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该种新型全热换热器通过设置的高分子膜和金属翅片的配合,其换热效率相较于传统的热交换高,同时不会结露,不需要冷凝水盘,只需要定期更换新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即可,并具备传统热交换器的优点,且具有较好温度传导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中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热交换器,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金属翅片结构的显热交换器,金属翅片比热容小,具有很好的导热特性,用金属翅片制成的显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高。但是金属翅片也有一定的热交换局限和缺点,金属翅片不能吸水透湿,因此不能交换空气中存在的潜在热量,也就是湿度,而且金属翅片在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的时候,会出现结霜或结露的状况,当热交换结露时,需要额外配备冷凝水盘和出水口,将翅片热交换中的冷凝水排出,避免滋生细菌产生污染;
另一种热交换是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不仅可以交换室内外空气中的温度,还可以交换湿度(潜热),全热交换器内部热交换片材质为高分子膜,这种膜具有一定的导热功能,导热特性比普通的纸或有机材质的塑胶模要好,而且该高分子膜可以像普通的纸张一样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湿度),并且可以被气流风干,而且该全热交换膜即使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结露或结霜,即使在高分子膜上冷凝出水分,也会被高分子膜吸收,在气流中蒸发,但是高分子膜毕竟不是金属,其比热容高于金属翅片,其温度传导特性是远远不如金属翅片,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该种新型全热换热器具有高效率空气热能量交换的特点,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不易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全热换热器,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保护板,两组所述保护板之间设有分隔架,且分隔架均匀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分隔架中两两之间均设有高分子膜,且高分子膜与分隔架连接,所述高分子膜上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有金属翅片,所述金属翅片与高分子膜连接,所述高分子膜上设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均匀设有多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均在分隔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且第三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均与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内通过定位柱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两组呈相对设置的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与连接板连接,两组所述限位组件之间设有支撑条,且支撑条均匀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限位组件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组呈上下相对设置的限位条,两组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板连接,两组所述限位条之间与支撑条接触并连接,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均呈弯曲设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开口槽,且连接板的厚度与支撑条的厚度一致。
进一步改进在于:多组所述分隔架之间呈交错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柱通过螺纹与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链接,且定位柱上设有十字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种新型全热换热器通过设置的高分子膜和金属翅片的配合,其换热效率相较于传统的热交换高,同时不会结露,不需要冷凝水盘,只需要定期更换新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即可,并具备传统热交换器的优点,且具有较好温度传导特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湿度交换性能,还可以通过多组分隔板,来改变换热器的大小,提升换热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赫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