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火炉烧嘴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7116.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查凯;孙道清;陈庆军;高凯;刘喆;程威;刘义学;刘丽;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1/26;C21D1/52;C21D9/5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徐娟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烧嘴控制方法,根据退火炉加热功能和烧嘴个数给退火炉整个加热区域分区,在分区的末端布置一个板温计;退火炉内烧嘴辐射管在炉内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交叉分层布置,进行分区编号;预设定每个烧嘴的初始功率为额定功率的一定比值P0,设定P0=85%;分区内能量需求整体功率比值∑Pi低于P0=85%时,分区内的烧嘴按脉冲燃烧控制方式运行;分区内能量需求整体功率比值∑Pi高于P0=85%时,分区内的烧嘴全开,保持烧嘴一直工作的情况下,控制燃气和空气流量的大小随工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热量消耗较大或炉温低于工艺要求的温度较大时,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流量,高功率燃烧加热;反之则减少燃气和空气的流量,直至整体加热功率比值∑Pi低于P0=8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炉烧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辐射管立式退火炉在冷轧处理线广泛应用,是影响带钢退火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设备,常规的燃烧控制技术有双交叉比例燃烧控制技术和脉冲燃烧控制技术。
双交叉比例燃烧控制是在保持烧嘴一直工作的情况下,控制燃气和空气流量的大小随工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热量消耗较大或炉温低于工艺要求的温度较大时,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流量,高功率燃烧加热;反之则减少燃气和空气的流量,低功率燃烧加热。在燃气与空气的比例控制方面,若由高功率燃烧调整为低功率燃烧,空气流量上升的速度优先于燃气上升的速度;若由低功率燃烧调整为高功率燃烧时,空气流量下降的速度滞后于燃气下降的速度,保证空气始终保持在过量的状态。这种燃烧控制方式适用于烧嘴大部分时间必须处于较大负荷工作的情形。但是不管什么型号烧嘴都有一定的最佳可调范围,若烧嘴必须处于较小负荷工作,燃气和空气的流量、流速都很小,低于最佳范围时可能会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积碳,造成能源的浪费和辐射管的堵塞、损坏。
脉冲燃烧控制通过调节燃烧时间的通断比实现炉温控制,是一种间断燃烧的方式。燃烧功率的控制是烧嘴的工作与停止,以及工作与停止时长的比例来控制的。当需要升温时,烧嘴燃烧时间加长,间断时间减小;降温时,烧嘴燃烧时间减小,间断时间加长。烧嘴基本一直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无论退火炉全体烧嘴输出功率大还是小,单个烧嘴的燃烧过程总是在一个预先调试好的最佳空气过剩系数条件下进行的,保证燃气的充分完全燃烧,减少了能源浪费。这种燃烧控制方式适用于烧嘴功率需要经常变化的区域,而在长期较大负荷状态下,加热均匀性受开关烧嘴数量影响较大,热惯性控制较差。
以上两种控制技术分别在退火炉高负荷或低负荷运行两种工况时各有优点,但是不能同时满足两种工况的需求。双交叉比例燃烧控制在烧嘴处于较小负荷工作时,可能会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积碳,造成能源的浪费和辐射管的堵塞、损坏。脉冲燃烧控制在烧嘴处于高负荷工作时,由于烧嘴频繁启停,可能会导致带钢加热均匀性、热惯性控制较差。
申请公开号为CN 107245570 A的发明专利,提到了将两种控制方式组合起来,通过比例调节/脉冲控制切换器以65%的功率为界限进行切换控制。但是对两种控制方式的应用工况、具体应用方式以及切换调节的控制方法,没有从理论上阐述清楚,也没有明确实践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炉烧嘴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炉烧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退火炉加热功能和烧嘴个数给退火炉整个加热区域分区,在分区的末端布置一个板温计,用于判断板温是否达到分区加热目标;
2)退火炉内烧嘴辐射管在炉内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交叉分层布置,以x.y.z的形式进行分区编号,x=1、2、3…i,表示所有烧嘴被分为i个分区,y=1、2、3…m,表示所在分区内的烧嘴处于第m层,z=1、2、3…n,表示烧嘴处于所在分区所在层的第n个;
3)预设定每个烧嘴的初始功率为额定功率的一定比值P0,设定P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