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小学生安全校服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223.5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31/00;A41D31/24;D02G3/04;D02G3/12;D02G3/4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学生 安全 校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小学生安全校服,包括校服面料,所述校服面料包括亲肤面料、外面料和填充于亲肤面料和外面料材料之间的保暖材料,所述外面料使用防割纱线纺织而成,所述防割纱线由芯纤、绕纤和定型材料组成,所述绕纤缠绕于芯纤的表面,所述定型材料固化于绕纤的表面,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外面料的力学性能,进而使本发明的校服的防护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服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中小学生安全校服。
背景技术
校服是学生的日常服装,具有外观醒目和辨识度高的特点,校服在学生上学期间需要经常性穿着,需要穿着舒适;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运动和课间活动过程中,学生奔跑时校服容易被尖锐的物体划破,从而造成校服无法继续使用,严重时可能会划伤学生的皮肤,因此,需要提高校服的安全防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小学生安全校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小学生安全校服,包括校服面料,所述校服面料包括亲肤面料、外面料和填充于亲肤面料和外面料材料之间的保暖材料,所述外面料使用防割纱线纺织而成,所述防割纱线由芯纤、绕纤和定型材料组成,所述绕纤缠绕于芯纤的表面,所述定型材料固化于绕纤的表面。
其中,所述芯纤为直径0.1-0.2mm的金属丝线。
其中,所述金属丝线的表面包覆有0.01-0.02mm厚的聚酯材料。
其中,所述金属丝线的材质为不锈钢。
其中,所述绕纤为尼龙纱线,直径为0.02-0.05mm,所述绕纤紧密缠绕在芯纤的表面,将芯纤的表面包覆。
其中,所述定型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绕纤外部的定型材料的厚度为 50-100um。
其中,所述保暖材料为棉纤维或聚酯纤维。
其中,所述亲肤面料由亲肤纱线纺织而成,所述亲肤纱线的加工方法为:将棉纱线浸入30-40℃的含葡萄糖苷酶5wt%的水溶液中,保温反应15-20min,然后捞出送入轧液机,控制轧液率15-25wt%,经80-100℃烘干后,浸入含丙烯酸40wt%、纳米氧化锌1-3wt%的水溶液中20-30min,接着捞出送入轧液机,控制轧液率20-25wt%,然后在60-80℃的臭氧氛围内热处理1-2h,经烘干后,得到亲肤纱线。过使用葡萄糖苷酶对棉纱线进行部分分解处理,使棉纱线的硬度得到降低,且使棉纱线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缺陷结构,使得棉纱线能够吸附大量的丙烯酸和氧化锌纳米粒子,避免了氧化锌纳米粒子无法有效的粘附在棉纱线的表面;而经过臭氧氧化,使丙烯酸与棉纱线、丙烯酸自身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棉纱线的表面形成具有快速吸水能力的吸水树脂结构,从而提高了内面料层的吸水速度,且内面料层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具有抗菌性能。
其中,所述外面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金属丝线加热至80-100℃,然后在金属丝线的表面紧密缠绕一层绕纤,接着直接穿过聚氨酯乳液,经固化后,在绕纤的表面形成聚氨酯弹性体,即得到防割纱线;将防割纱线进行纺织后,得到外面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外面料使用的防割纱线内的金属丝线有效的提高了外面料的抗割裂性能,同时使用尼龙纱线作为绕纤,一方面使金属丝线的外表面被包裹,使金属丝线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在金属丝线加热的状态下缠绕尼龙纱线,使尼龙纱线能够在金属丝线表面定型,避免尼龙纱线缠绕后松动,有利于复合定型材料,且缠绕的尼龙纱线具有类似于弹簧的弹性伸缩作用,使外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定型材料具有弹性,使外面料具有弹性缓冲能力,从而提高了外面料的力学性能,进而使本发明的校服的防护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