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084.6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3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成;李妍;张群;潘学萍;孙晓荣;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G06F17/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命周期 评估 综合 能源 排放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综合能源站功能定位与结构主体,对综合能源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分解和系统边界认定;
步骤二:确定综合能源站各结构主体在全生命周期分解后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碳排放源;
步骤三:以确定的数据量化综合能源站各主体各阶段碳排放源的资源、能量的使用、废弃物的排放过程,以及碳排放因子;
步骤四:计算综合能源站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碳排放量,得出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各阶段节能减排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综合能源站的功能定位,综合能源站可包括光伏模块、充电模块、储能模块、数据中心模块、5G通讯模块、超级电容模块等;典型综合能源站为以110kV变电站为本体的融合光伏模块、充电模块和储能模块的多功能综合一体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综合能源站全生命周期进行分解和系统边界的确定;
综合能源站的生命周期评估涉及到其包含的每个模块每个部件的所有生命阶段,包括从自然界获取的原材料和能源到加工过程中的各类中间产物直至最后的成品;典型综合能源站的主要组成部件包含变压器设备、光伏设备、钢结构建筑以及铅酸蓄电池;
对全生命周期进行分解:对生产建设阶段、使用阶段、回收处理阶段进行分解量化,其中生产建设阶段包括产品原材料获取阶段、制造装配阶段和运输阶段;
系统边界的确定:系统边界定义每个部件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计算的范围,各电气、建筑等基础设施的碳排放评价系统边界包括生产建设、运行维护和回收处理3个生命周期阶段;边界中不包含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生产制造过程及施工人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综合能源站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总和为该阶段所有碳排放源的使用量与其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的乘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建设阶段包含综合能源站各模块部件的能源获取、制造与装配及运输过程;生产建设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
该阶段变压器设备的碳排放由铁芯、线圈、油箱等材料所获取原材料和保护装置、调压装置等二次设备和生产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与蒸汽以及运输过程中消耗柴油等组成;
该阶段光伏设备的碳排放由光伏所需各种设备及其配件,如:光伏板、逆变器及其支架等,以及生产制造、安装建设过程中消耗电能,生产运输过程中消耗柴油等组成;
该阶段钢结构建筑的碳排放由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钢材、规格材等材料的使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油耗,以及建设安装过程中的油耗和电耗组成;
该阶段铅酸蓄电池的碳排放由铅及铅化合物、玻璃纤维隔板等材料的使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油耗,以及安装制造过程中的油耗和电耗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维护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
该阶段变压器设备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该阶段光伏设备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运行维护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
该阶段钢结构建筑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供暖与空调能耗;
该阶段铅酸蓄电池的碳排主要来自制冷消耗的能耗和运行过程中的电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的综合能源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收处理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包括:
该阶段变压器设备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处理回收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以及回收得到的铜材,由于回收的铜能够重复利用因此其碳排放为负值,表明回收得到的材料可以弥补其他阶段释放的碳排放;
该阶段光伏设备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拆解过程中的油耗、电耗以及回收得到的铝材;
该阶段钢结构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拆除过程与运输过程中的油耗以及使用机械设备产生的电耗;
该阶段铅酸蓄电池的碳排放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海大学,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0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推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