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4680.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锋;刘静;杨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16;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的内核包括掺杂磷的硬碳材料,所述核壳结构的外壳包括锂盐和无定形碳;
所述掺杂磷的硬碳材料的表面还生长有碳纳米管;
所述硬碳复合材料的形状为球体;
所述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磷源、碱性催化剂和溶剂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掺杂磷的酚醛树脂材料;
(b)、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掺杂磷的酚醛树脂材料浸入含有催化剂的有机溶剂中,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物料,再向其中通入碳源气体进行气相沉积,在所述掺杂磷的酚醛树脂材料的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得到内核;
(c)、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内核与含有锂盐的有机溶剂混合后固液分离,然后将所述固液分离后的固体物料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得到所述硬碳复合材料;
步骤(a)中,所述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磷源、碱性催化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0~100:90~110:1~5:50~500:900~1100;
步骤(a)中,在所述进行水热反应的过程中,混合物料的温度为50~200℃;
步骤(a)中,所述水热反应过程中环境体系的压强为1~5MPa;
步骤(b)中,所述催化剂与所述掺杂磷的酚醛树脂材料的质量比为1~10:100;
步骤(b)中,所述气相沉积的温度为700~1000℃;所述气相沉积的时间为1~6h;
步骤(c)中,所述锂盐和所述内核的质量比为1~10:100;
步骤(c)中,所述碳化的温度为700~1000℃,所述碳化的时间为1~6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为5~20µ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的外壳和内核的质量比为1~10:90~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中的含磷化合物的质量占所述内核质量的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的锂盐和无定形碳的质量比为50~80:2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还含有氟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甲酚、腰果酚、间苯二酚和间氨基酚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包括甲醛、乙醛、丁醛、戊醛、己醛和糠醛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磷源包括磷酸、磷酸铵、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铵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氨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溶剂包括乙醇和/或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溶剂包括乙醇和水,且所述乙醇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3~5: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6h。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在所述固液分离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固液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进行干燥的步骤;所述干燥包括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6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