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4242.6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康弘;水野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邵佳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电线 连接 结构 | ||
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具有:电线,其具有芯线和覆盖该芯线的绝缘覆皮;压接端子,其在电线的末端压接于从绝缘覆皮露出的芯线;以及截面呈半圆形状的切削部,其在露出的芯线中形成于压接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其利用压接端子的紧固片将电线的芯线紧固从而连接。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29535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压接端子,其具备一对芯线筒,该一对芯线筒被紧固压接于由在电线的末端从绝缘覆皮露出的多个线材构成的芯线。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所述压接端子的一对芯线筒形成为以突出量从电接触部侧的前端向后端增加的方式倾斜,成为能够使该芯线筒的施加于芯线的压缩载荷在后端侧比在芯线筒的该电接触部侧的前端减少的形状。
然而,在所述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中,由于芯线筒成为使施加于芯线的压缩载荷在后端侧比在电接触部侧的前端减少的形状,因此从芯线筒到电线的端部的结构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能够在电线的芯线与压接端子的压接连接时抑制电线的端部的变形而使压接周边部分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具有:电线,所述电线具有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绝缘覆皮;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压接于在所述电线的末端从所述绝缘覆皮露出的所述芯线;以及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在露出的所述芯线中形成于压接方向。
露出的所述芯线的所述切削部可以是对所述芯线的所述压接方向上的一侧切削而成。
露出的所述芯线的所述切削部可以形成为截面呈半圆形状。
所述压接端子的紧固片可以紧固压接于露出的所述芯线的所述切削部侧。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在电线的芯线与压接端子的压接连接时能够抑制电线的端部的变形而使压接周边部分小型化的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5所示,压接端子10与电线20的连接结构1具备:电线20,其具有芯线22和覆盖芯线22的绝缘覆皮21;芯线22,其在电线20的端部20a从绝缘覆皮21露出;以及压接端子10,其压接于露出的芯线22。另外,图5中的附图标记X表示压接方向(垂直方向),附图标记Y表示芯线22的轴向(水平方向),附图标记Z表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
如图1、图5所示,压接端子10通过对铜或铜合金等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压接端子10具备矩形板状的电连接部11和从电连接部11的基端11a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向压接方向的上方立起的一对紧固片12、12。压接端子10的一对紧固片12、12利用未图示的砧座和压接器被紧固于在电线20的端部20a处从绝缘覆皮21露出的芯线22的切削部23侧,从而压接连接于芯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条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