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焦除焦剂及其清除屏间结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2749.8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肖瑞莲;刘建伟;张彦征;岳明;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河北丰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10L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娇娇 |
| 地址: | 0611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清除 结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焦除焦剂,包括以下组份:粘附剂5‑15%、渗透改性剂10‑35%、引发剂3‑25%、裂解膨化剂8‑20%、失活剂2‑8%、调节剂0.2‑5%、高分子聚合物6‑12%,一种抑焦除焦剂清除屏间结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改变更换煤种的方式;降低火焰中心温度,提高氧量,降低锅炉还原性气氛;采用提高吹灰压力,加强吹灰频次,通过数据关联性分析确定锅炉结焦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吹灰;升降负荷,快速升降炉膛温度;添加上述抑焦除焦剂进行除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利用特制的抑焦除焦剂针对性的进行清除屏间结焦,有效避免了锅炉因受热面结焦而造成的被迫停炉,提高除焦剂的使用效率,节约煤耗,提升机组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抑焦除焦剂及其清除屏间结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降低生产成本,燃煤电厂往往采取“配煤掺烧”的办法以缓解经营压力,特别是电煤供应紧张且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显得尤为普遍。在掺烧过程中,稍有控制不当,极易出现受热面结焦的问题,既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性,甚者对锅炉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煤粉燃烧后释放热量并形成带有一定灰份的高温烟气,以辐射、对流等方式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随着受热面吸热,烟气温度随之降低,灰份将从液态变为软化状态进而变成固态。如果灰在软化状态时就碰到受热面,受冷而粘结,在受热面上形成结焦现象。以某厂为例: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在1400~1600℃之间,设计煤种的灰熔点在1150℃,低灰熔点的灰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大多熔化为液态或呈软化状态,至折焰角到屏式过热器区域极易结焦,屏间距离狭窄,一旦结焦,根治较难。
结焦是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但至今为止一直是难点问题,有较大经济和安全上的影响。
经济方面:1、因结焦位置不同,造成受热面受热不均,主、再热汽温偏离正常工况,影响区域相应减温水锐增。2、因受热面吸热量降低,导致排烟损失增大,锅炉效率降低,且引风机沿程阻力增加,引风机电耗升高。
安全方面:1、管材局部过热,管屏爆破。2、造成锅炉出力降低,严重时被迫停炉除焦。3、结焦一旦形成,若不及时控制,就会积累成大焦山。此时焦山会因重力从炉膛上部掉落,砸坏冷灰斗处水冷壁,造成水冷壁泄漏,机组被迫停运。4、在掉焦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燃烧不稳造成炉膛负压波动,甚至锅炉灭火。
屏间焦体具备所有焦体的通性危害,但因其在炉膛的特殊安装位置,运行环境的恶劣,管屏间隙的狭小,对其发现和清除更是尤为关键和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抑焦除焦剂及其清除屏间结焦的方法,利用特制的抑焦除焦剂针对性的进行清除屏间结焦,有效避免了锅炉因受热面结焦而造成的被迫停炉,提高除焦剂的使用效率,节约煤耗,提升机组的经济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焦除焦剂,包括以下组份:粘附剂5-15%、渗透改性剂10-35%、引发剂3-25%、裂解膨化剂8-20%、失活剂2-8%、调节剂0.2-5%、高分子聚合物6-12%。
优选的,所述粘附剂为丙烯酰胺、高粘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渗透改性剂为活性硅、氧化铝、硝酸铈、氧化钕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锰酸钡、烷氧基胺、环已胺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裂解膨化剂为石墨或蛭石粉。
优选的,所述失活剂为磺化酞箐钴、氧化硼、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调节剂为精己二酸、柠檬酸、戊二酸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碳酸铵、三聚氰胺、醋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物。
一种抑焦除焦剂清除屏间结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河北丰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河北丰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遮光装置的控制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侧板定位装置和自动焊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