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波红外热成像定量测量样品厚度或缺陷深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91480.1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陶宁;吴卓桥;方巍;冯范;贾首杰;冯立春;张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B11/06;G01B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李博 |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波 红外 成像 定量 测量 样品 厚度 缺陷 深度 方法 | ||
1.一种方波红外热成像定量测量样品厚度或缺陷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对待测样品的表面进行方波加热,τ为加热时间;
步骤B,按照预设采集频率记录降温阶段的待测样品表面热图,得到选定区域的像素点的随t变化的降温数据,t为自加热开始瞬间之后所经历的时间;
步骤C,由降温数据组成降温数据序列[Tsq(t)];
步骤D,对于降温数据序列[Tsq(t)]中的每一个数据取对数,而后对取对数后的降温数据序列[lnTsq(t)]进行曲线拟合,将曲线拟合得到的连续曲线lnTsq(t)对ln(t-τ)求二次导数,由求二次导数得到的曲线的拐点得到峰值时间tp,进而得到实验峰值特征时间Δtp:Δtp=tp-τ;
步骤E,获取峰值特征时间Δt随L变化的线性模型:ln(L)=a*ln(Δt)+b,其中,a、b为已知系数,L为样品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发生变化位置的深度;
步骤F,将Δt=Δtp带入到所述线性模型,得到L0;
其中,当对缺陷深度进行测量时,所述步骤B中的选定区域为内部缺陷对应的表面区域,所述L0为缺陷深度;或,当对样品厚度进行测量时,所述步骤B中的选定表面区域为内部无缺陷对应的表面区域,所述L0为样品厚度;
在待测样品的材料热扩散系数α已知的情况下,所述步骤E包括:
子步骤E1A,构建如下所示方波激励热成像中温度取对数后对ln(t-τ)的二阶导数:
其中:
其中,F为加热阶段施加在待测样品表面上的热流密度或热通量;k为待测样品材料的导热系数;
子步骤E1B,预设深度L序列{L1,…,Lm,…,LM},对于深度L序列中的每一个深度,计算时间t序列{t1,…,ts,…,tS}中每一时间点对应的g(t,L)的值,得到令g(t,L)取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时间tm,由其得到峰值特征时间:Δtm=tm-τ;进而得到深度-峰值特征时间数据序列:{[L1,Δt1],…,[Lm,Δtm],…,[LM,ΔtM]},其中,1≤m≤M,1≤s≤S,M≥5,S≥10;
子步骤E1C,对深度-峰值特征时间数据序列中的深度和峰值特征时间分别取对数,得到对数数据序列,将对数数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模型:ln(L)=a*ln(Δt)+b,中的系数a,b,获得完整的线性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步骤E1B中,M≥100,S≥1000;和/或
所述子步骤E1C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对数数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14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顺逆流干燥烘干塔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促进脑部健康的康养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