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比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0112.5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培清;张国和;王振;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22 | 分类号: | H03K5/22;H03K5/24;H03K19/0944;H03K19/00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比较 | ||
本发明涉及比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比较器,包括PMOS管P1、P2、NMOS管N1、N2、N3、N4、电容C0、C1和C2,PMOS管P1的栅极、PMOS管P2的栅极和NMOS管N3的栅极相互连接;PMOS管P1的漏极与NMOS管N1的漏极连接点并联电容C0后接地;PMOS管P2的漏极与NMOS管N2的漏极连接点并联电容C1后接地;NMOS管N1源极和NMOS管N2源极连接后与NMOS管N3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当比较器工作时,通过电容C0和C1对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延缓了电容C0和C1的放电速度,使输出电压von和vop在时间上存在偏差,从而有利于动态比较器后级的latch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比较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数字电路的复杂电子部件日益融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作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接口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复杂高频电子系统中,动态比较器以其响应速度快、静态功耗低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图1为传统动态比较器电路,电路中主要包含PMOS管P1和P2,NMOS管N3,以及采样放大NMOS管N1和N2;模拟输入信号为vip和vin,模拟输出信号对应为vop和von,同时动态比较器需要一个同步时钟clk输入;
当时钟clk输入逻辑为0时,NMOS管N3关闭,PMOS开关管P1和P2打开,此时输入对NMOS管N1和N2采样输入信号vip和vin,动态比较器的输出vop和von此时被复位为逻辑1;
当时钟clk输入逻辑为1时,PMOS开关管P1和P2关闭,NMOS开关管N3打开,此时输入对管N1和N2根据其栅极的采样电压vip和vin对动态比较器的输出端von和vop放电;如果vipvin,则von的下降速度大于vop的下降速度,当一个比较周期完成之后,clk重新输入逻辑0,动态比较器进入下一个采样、比较周期。
工作时序结果如图3所示,传统动态比较器在输入电压vip和vin电位接近时,vop和von在下降过程中存在分叉太小,容易导致动态比较器后级latch无法识别,从而造成动态比较器的输出结果出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比较器包括:PMOS管P1、P2、NMOS管N1、N2、N3、N4、电容C0、C1和C2,PMOS管P1的栅极与PMOS管P2的栅极相互连接,PMOS管P1的源极与PMOS管P2的源极互联后接外部电压VDD,PMOS管P1的漏极与NMOS管N1的漏极连接,PMOS管P1的漏极与NMOS管N1的漏极连接点并联电容C0后接地;PMOS管P2的漏极与NMOS管N2的漏极连接点并联电容C1后接地;NMOS管N1源极和NMOS管N2源极连接后与NMOS管N3的漏极连接,NMOS管N3的源极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和NMOS管N4的漏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NMOS管N4的栅极连接;NMOS管N4的源极接地;电容C2的值等于2倍电容C0的值,且电容C0的值等于电容C1的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部同步时钟,用于产生相位相反的逻辑信号,包括时钟信号clk和时钟信号clkb;其中,所述时钟信号clk与所述NMOS管N3的栅极连接,所述时钟信号clkb与所述NMOS管N4的栅极连接;时钟信号clk和clkb的高电压值为VDD,即逻辑1,低电压值为0,即逻辑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当动态比较器工作时,通过电容C0和C1对电容C2进行充电,从而延缓了电容C0和C1的放电速度,使输出电压von和vop在时间上输出存在偏差,从而有利于动态比较器后级的latch识别;
2、电容C2的值等于2倍电容C0的值,且电容C0的值等于电容C1的值时,分辨率增强效果最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动态比较器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态比较器电路图;
图3是现有技术动态比较器输出电压von和vop行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0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