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0014.1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杜春鹏;葛海洋;李福金;白会娟;宣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孟繁壮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供水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楼宇二次供水领域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包括稳流罐、气压罐、增压泵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和智能控制柜;其中,所述增压泵组连接在进水总管与出水总管之间,所述气压罐连接在出水总管顶部,所述稳流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总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与市政管路连接,所述出水总管与终端用户连接;所述增压泵组包括多个一体泵,每个一体泵包括水泵以及集成在水泵电机上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内置所述水泵的水力特性曲线,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智能控制柜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变频器内置滤波单元。本申请提高了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楼宇二次供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民用和公共建筑楼房层数的不断增高,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对市政管路中水压的利用效率,可选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对市政供水管路内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供给终端用户进行使用,但是目前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不能很好的利用和控制水泵,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能效高等情况的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气压罐、增压泵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和智能控制柜;其中,所述增压泵组连接在进水总管与出水总管之间,所述气压罐连接在出水总管顶部,所述稳流罐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总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与市政管路连接,所述出水总管与终端用户连接;所述增压泵组包括多个一体泵,每个一体泵包括水泵以及集成在水泵电机上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内置所述水泵的水力特性曲线,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智能控制柜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变频器内置滤波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变频器与电机集成在一起,使二次供水设备使用时,可以实现更好的兼容性,并且集成减少了因为电缆的原因导致的噪音,相应的,变频器内置的滤波单元进一步的减少了噪音的产生,对于变频器内置的对应水泵的水力特性曲线,则可以实现对水泵的更好调控,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保证水泵一直在高效状态下运行,提高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可选的,多个所述水泵中的部分水泵为第一泵,另一部分水泵为第二泵,其中,第一泵的最大流量大于第二泵的最大流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用水需求,使用相应大功率或小功率的水泵,从而提高对资源的利用。
可选的,所述出水总管上安设有用于对其内水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出水总管内水压达到设定目标压力时,控制变频器根据所述水泵的水力特性曲线控制对应水泵保持输出设定水压。
可选的,所述出水总管靠近终端用户的一端处安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流量小于第一设定流量时,控制所述水泵停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用水较少小于第一设定流量时,或者说用户停止用水后,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机,然后由气压罐中的存水补充系统的少量用水,以降低非必要的运转,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智能控制柜内设有用于对每台第一泵运行总时间进行统计的总计时器,在二次供水设备启动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总计时器计时最短的第一泵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次供水设备进行启用时,根据第一泵实际运转需要,智能控制柜内的控制器将会控制总计时器计时最短的第一泵进行运转,从而确保二次供水设备每次使用都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0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