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9775.5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帼彦;刘尊权;熊雪瑶;周唯彤;涂善东;轩福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7/022 | 分类号: | G21C17/022;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混合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流体系统,用于提供第一流体、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的预设参数并对混合后的流体进行回收;
第二流体系统,用于提供第二流体、控制所述第二流体的预设参数并对混合后的流体进行回收;
混合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系统连接,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的预设混合方式和混合空间;
测试系统,与所述混合系统连接,用于对所述混合空间内的流体和放置于所述混合空间内的固体部件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系统包括:
第一进液阀,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入;
第一电加热恒温水箱,与所述第一进液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流体的温度参数以得到所述第一流体;
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电加热恒温水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体从所述第一电加热恒温水箱流出;
第一增压泵,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用于提高所述第一流体的流速;
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一增压泵连接,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流体的流速参数;
第二阀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体流入所述混合系统的速度;
第一储液箱,与所述混合系统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混合系统流出的液体;
第一排液阀,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加热恒温水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储液箱的液体流出;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系统为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的外部覆盖保温层,所述第一流体的预设参数包括温度参数和流速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系统包括:
第二进液阀,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入;
第二电加热恒温水箱,与所述第二进液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流体的温度参数以得到所述第二流体;
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电加热恒温水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第二电加热恒温水箱流出;
第二增压泵,与所述第三阀门连接,用于提高所述第二流体的流速;
第二流量计,与所述第二增压泵连接,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流体的流速参数;
第四阀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流体流入所述混合系统的速度;
第二储液箱,与所述混合系统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混合系统流出的液体;
第二排液阀,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加热恒温水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储液箱的液体流出;
其中,所述第二流体系统为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的外部覆盖保温层,所述第二流体的预设参数包括温度参数和流速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系统包括:
进口段,其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系统和所述第二流体系统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提供预设的混合方式;
混合箱,其底部与所述进口段的出口端连接,其上端设有第一出口接口和第二出口接口,所述第一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系统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提供混合空间;
第三排液阀,与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混合箱内的流体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是第一进口段或第二进口段:
第一进口段,以第二流体进口处的所述第二流体对应的第二流道为中轴,第一流体进口处的所述第一流体对应的第一流道以预设间隔距离包裹所述第二流道,以构成第一混合方式;
第二进口段,以第二流体进口处的所述第二流体对应的第二流道为中轴,所述第二流道的两侧是所述第一流体对应的第一流道,以构成第二混合方式;
其中,所示预设的混合方式包括所述第一混合方式和所述第二混合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混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的出口端平面高于所述混合箱内的底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97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及其多点温度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冷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