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8688.8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7/24;B01D53/02;C08G7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刘栋栋 |
地址: | 51802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苯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将B2O3和CO(NH2)2加入到10‑20mL甲醇中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4h,沉淀得到白色晶体。本发明,通过将多孔氮化硼分散于苯胺的盐酸溶液,并在冰浴下加入引发剂,反应一定的时间,从而制备得到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并通过添苯胺的盐酸溶液与引发剂进行反应,有效的提高对甲醛的吸附效果,使得到的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能够具有良好的甲醛吸附效果,同时制备方法简单的同时,有着吸附甲醛容量大,性质稳定的优点,以便长期使用后,依旧能够起到良好的甲醛吸附效果,保证了甲醛吸附的吸附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醛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胶合板、塑胶、树脂、橡胶、黏合剂、泡沫塑料、和油漆等生产,除此之外,用脲醛树脂合成的人造板制作的各类家具、天花板、护墙板等;用于建筑隔热、防寒材料泡沫塑料条在高温光照和高温下老化而劣化,生成化合物释放甲醛;化妆品,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清洁剂,杀虫剂,纸张等可能带来甲醛;汽车座椅套、座垫和车顶衬里等内部装饰材料,尤其新车释放的甲醛最为突出;香烟、石油、天然气等不完全燃烧释放的废气中也含有甲醛,因此,甲醛具有来源广泛,而甲醛对人体危害巨大,急需对其进行治理。
目前,去除气态甲醛的方式有很多,如:吸附法、化学吸收法、光催化氧化法等,通常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物理吸附法和催化氧化法,物理吸附是在室温环境条件下消除甲醛气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其广泛的应用主要受限于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二次污染的隐患,但是现有的甲醛吸附材料大多采用较复杂的材料和配方,吸附甲醛的效果较差,特别是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除甲醛的效果下降,很难保证甲醛去除率。
中国专利号CN108479721A公开了一种甲醛吸附材料及其应用,该材料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的:a)将秸秆纤维板材边角料加入草酸溶液中浸泡、干燥;b)将酸洗秸秆纤维板材粉末、改性剂与大豆蛋白胶黏剂混合造粒,浸渍于ZnCl2溶液中,抽滤并烘干产物;然后炭化、清洗、烘干;c)利用大豆衍生品制备大豆蛋白水解液;d)将步骤b)产物浸渍于大豆蛋白水解液中,抽滤并烘干,即获得所述甲醛吸附材料,该微孔材料虽然能够有效吸附甲醛,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且难以长期有效的吸附甲醛,需要进行改进。
中国专利号CN113600144A公开了甲醛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甲醛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将硅胶粉末放置在等离子体反应室中处理,处理后取出;②将份聚乙烯亚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分散均匀,加入胺源并分散均匀;形成混合液;③在混合液中添加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硅胶粉末,浸渍分散后经过过滤,取有效浸渍后的硅胶粉末并烘干,得到具有吸附甲醛功能的硅胶粉末;④将步骤③中获得的硅胶粉末与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造粒、烘干,获得硅胶颗粒,该甲醛吸附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制备材料和方法复杂,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硼、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B2O3和CO(NH2)2加入到10-20mL甲醇中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4h,沉淀得到白色晶体;
S2:然后将白色晶体研磨后放入石英舟,并置于化学气相沉积(CVD)管式炉中,以5℃/min的速率加热至实验设定温度,在NH3气氛中保持该温度3h,随后仍在氨气气氛保护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氮化硼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