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防冲突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8539.1 | 申请日: | 202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王晓林;张学军;罗浩;陈祎飞;周奇;王修璞;李广;胡香港;黄先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构柱 预应力 型钢 组合 支撑 冲突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防冲突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在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100)上设置轴力转换装置(1),轴力转换装置(1)位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100)与格构柱(200)的冲突位置处,使格构柱(200)贯穿轴力转换装置(1);步骤2:在格构柱(200)上设置两圈围撑组件,两圈围撑组件分别轴力转换装置(1)的上方和下方。本发明通过轴力转换装置解决了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冲突的问题,使格构柱的位置布置更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防冲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布置一般会先于塔吊格构柱的布置,在布置塔吊格构柱时会考虑避开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当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未与塔吊格构柱碰撞时,只需通长布置多道单肢型钢,构成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100,即可完成传力,如附图1所示。在布置格构柱200时,采用连续加固的常规施工方式,将格构柱200竖向设置并在格构柱200之间布置水平围撑201和竖向斜撑202,如附图2所示。
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塔吊格构柱位置确定且已施工完毕后,发现塔吊格构柱与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位置冲突,塔吊格构柱无法避开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或塔吊格构柱避开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所需的施工成本较高,同时,塔吊格构柱在冲突位置的竖向斜撑无法连续设置,导致需要对基坑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和塔吊格构柱的加固做特殊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防冲突施工方法,通过轴力转换装置解决了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冲突的问题,使格构柱的位置布置更灵活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格构柱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防冲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上设置轴力转换装置,轴力转换装置位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与格构柱的冲突位置处,使格构柱贯穿轴力转换装置;
步骤2:在格构柱上设置两圈围撑组件,两圈围撑组件分别轴力转换装置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1.1:在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上留出轴力转换装置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位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与格构柱的冲突位置处;
步骤1.2:提供第一转换件、第二转换件、第三转换件和第四转换件,第一转换件、第二转换件、第三转换件和第四转换件依次首尾相接构成矩形环状的转换框架;
步骤1.3:将转换框架安装在安装空间处,转换框架的两端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钢结构连接,转换框架的两侧边分别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两侧边齐平,且格构柱能贯穿转换框架;
步骤1.4:提供盖板,盖板铺设在转换框架上,盖板的两端延伸至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上并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连接,一对盖板设置在格构柱的两侧;
步骤1.5:分级施加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预应力。
所述的第一转换件和第三转换件采用由两根H型钢拼接构成的双拼H型钢,H型钢内间隔设有若干块劲板。
所述的第二转换件和第四转换件采用H型钢,H型钢内间隔设有若干块劲板。
所述的一对盖板的外侧边分别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的两侧边齐平,一对盖板将转换框架与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连接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预应力的分级施加依次为总量的30%、50%、20%,施加预应力时检查轴力转换装置及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每个节点的连接情况。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