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泥水热气化副产物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8513.7 | 申请日: | 202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桂标;王辰宇;左晓俊;梁耀匀;赖俊蓓;罗新月;田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静 |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泥 气化 副产物 土壤改良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基于污泥水热气化副产物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改性焦炭48‑52份;尿素4‑6份;磷矿粉4‑6份;生石灰8‑12份;天然沸石8‑12份;腐殖酸8‑12份;秸秆8‑12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改性焦炭的制备、制备土壤改良剂;采用上述土壤改良剂应用于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本发明以市政污泥水热气化过程中的副产物焦炭为基础材料,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副产物的二次利用,促进了固体废物的进一步资源化,无需特地高温制备生物炭材料,有利于节能与生态保护;有效提高污泥水热气化产物的综合价值,并降低土壤改良剂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污泥水热气化副产物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市政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副产物,市政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微生物、污染物与重金属等,如未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处置,将带来环境二次污染风险。我国污泥年产量巨大且仍逐年升高,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我国多个城市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及材料制备是四类最为常见的污泥处置方式,但目前这四类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污泥填埋需满足卫生填埋场对污泥入场含水率的要求(≤60%);而污泥焚烧为了更高的热值也要求较低的含水率。而目前,仅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仍达80%左右,进一步深度脱水需通过干化等手段实现,能耗较高。而土地利用中,主要受污泥污染特性的限制而使用有限。材料制备虽是一种较好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但其污泥消纳量很低,无法应对我国大量的污泥处置需求。
水热气化是一种新型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未脱水的湿污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污泥中含有的水分转化至亚/超临界状态,使其具备强氧化性、有机质溶解性等特性,成为一种良好的反应介质。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在水热状态下分解转化,最终形成CH4、H2、CO2、CO的混合燃气。水热气化避免了污泥干化,且能降解污泥污染物,弥补了目前常见技术的短板(高含水率及污染风险),极具市场应用潜力。但目前该技术发展中,由于污泥组分过于复杂、反应不彻底等因素,将导致副产物焦炭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目前还暂时缺少有效抑制其生成的技术方法。焦炭的生产将导致混合燃气产量降低,从而降低污泥水热气化产品价值,因此有必要挖掘副产物焦炭的利用价值。
焦炭是一类含碳量很高的混合物,理化性质与生物炭较为相似,而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目前,生物炭类土壤改良剂的基础为制备生物炭,都需要先将生物质材料先经过高温水热炭化(>300℃)才能制成,能耗大、成本高。因此本发明考虑,对污泥水热气化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回收,通过改性,使其性质接近生物炭,并作为土壤改良剂,修复Cd、Pb重金属污染土壤。实现变废为宝(污泥水热气化产燃气)过程中的产品增值(副产物焦炭制土壤改良剂),通过该方式,可有效提高污泥水热气化产物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泥水热气化副产物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较低的成本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污泥水热气化副产物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
改性焦炭48-52份;
尿素4-6份;
磷矿粉4-6份;
生石灰8-12份;
天然沸石8-12份;
腐殖酸8-12份;
秸秆8-12份。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剂按重量份计包括:
改性焦炭4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