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滑移机制的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8107.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如月;赖秋兰;叶建峰;颜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滑移 机制 摩擦 耗能 连接 梁柱 节点 设计 方法 | ||
1.基于滑移机制的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包括预制钢柱,预制钢柱连接有预制悬臂钢梁段,预制悬臂钢梁段通过耗能节点连接有预制钢梁;
所述耗能节点包括上、下两个翼缘滑移耗能单元和腹板钢质铰,所述耗能节点通过上、下两个翼缘耗能单元的滑移和腹板钢质铰的转动,产生摩擦耗能;腹板钢质铰位于上、下两个翼缘滑移耗能单元之间的位置;
所述翼缘滑移耗能单元与所述悬臂钢梁段、预制钢梁在梁翼缘处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腹板钢质铰通与所述悬臂钢梁段、预制钢梁在梁腹板处通过L型板和高强螺栓连接;所述腹板钢质铰包括左耳板和右耳板,左耳板和右耳板通过销轴铰接;左耳板通过左端板与预制悬臂钢梁固定连接,右耳板通过右端板与预制钢梁固定连接;左耳板和右耳板上还设有相互对应的长圆弧形螺栓孔,高强螺栓穿过左耳板和右耳板上的长圆弧形螺栓孔;
所述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梁端的屈服弯矩和耗能铰极限弯矩;计算钢柱的屈服弯矩;计算耗能铰翼缘部分的最大弯矩及对应的最大荷载;
2)计算确定悬臂钢梁和预制钢梁翼缘处连接所需的高强螺栓数量;计算翼缘滑移耗能板的起滑弯矩及对应的起滑荷载;计算滑移耗能处连接所需的螺栓数量:
3)计算左耳板和右耳板之间的高强螺栓的数量;
4)计算左端板、右端板、L型板连接所需高强螺栓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移机制的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计算梁端的屈服弯矩和耗能铰极限弯矩:
Mb,y=Wb,nfb,y
其中,Mb,y为钢梁的屈服弯矩;Wb,n为钢梁的截面模量;fb,y为钢梁钢材的屈服强度;Mj,u为耗能铰的极限弯矩;0.9为滑移折减系数;1.2为抗震调整系数;L1、Lj、L2为悬臂梁长度、耗能铰高度和普通梁长度计算钢柱的屈服弯矩:
Mc,y=Wc,nfc,y
其中,Mc,y为钢柱的屈服弯矩;Mc,n为钢柱的截面模量;fc,y为钢柱钢材的屈服强度
计算耗能铰翼缘部分的最大弯矩及对应的最大荷载:
其中,Mf为耗能铰翼缘弯矩;Pf为弯矩作用下翼缘处产生的最大荷载;hb为钢梁高度;tf为钢梁翼缘板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移机制的摩擦型耗能连接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确定悬臂钢梁和预制钢梁翼缘处连接所需的高强螺栓数量:
其中,nf为钢梁翼缘处盖板所需的高强螺栓;为钢梁翼缘处单个高强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翼缘滑移耗能板的起滑弯矩及对应的起滑荷载为:
Mslip=βMf
其中,Mslip为翼缘滑移耗能铰的起滑弯矩;β为翼缘处耗能元件的弯矩起滑系数;Nslip为翼缘滑移耗能铰的起滑荷载
计算滑移耗能处连接所需的螺栓数量:
其中,nf1为滑移耗能处连接所需的螺栓数量;Nv,slip为钢梁翼缘处单个高强螺栓的最大起滑荷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